南非是整个非洲大陆上,在国际社会知名度最高、存在感最强的国家之一了。
从一百多年前可歌可泣的“布尔战争”,到上世纪末终结种族隔离制度,建成种族平等的新国家,都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国度,多年以来也一直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国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年,万人口的南非,年度gdp总量达到亿美元,非洲第二名,全球第35名,仅次于2亿人口的尼日利亚(亿美元)。
年,南非更被代表21世纪新兴市场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吸收为新的成员国,从此成为“金砖五国”之一,足可见国际社会对其影响力的充分认可。
南非的首都茨瓦内,原名比勒陀利亚,是国家的政治决策中心,而更具知名度的,无疑是两大都会: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国家第一大城市,世界闻名的“黄金之城”,经济、政治、文化、旅游中心。
开普敦(CapeTown),国家第二大城市,立法首都,国会和许多政府部门所在地,这座城市就坐落于好望角的北端,西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背山面海,居两洋之会,也是南非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
二战后的年,实现了国家独立,同时经济维持了多年的迅猛发展。
作为当今世界五大矿产资源国之一,南非的铂、铬、黄金、钒、锰、锆、钛、铀、铅、锑、磷酸盐等,都位居世界前五位,煤、锌、铜等矿产位居世界前十位,黄金、钻石生产量近百年来都一直居世界首位,钻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7%。矿业和制造业也一直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在深井采矿技术上,也研发至国际领先水平。
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南非当局更一度宣称,本国国民收入已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另一方面,这亦是长期以来,南非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占人口多数的黑人推行种族隔离政策为前提,而当时对国民收入的统计,也只包括了欧洲后裔白人,所以此时所谓“南非是发达国家”的定义,仍是十分片面的。
到了年之后,随着种族隔离制度为国际社会一致唾弃,国际制裁愈发严苛,加上国际黄金价格疯狂下跌,南非经济也陷入多年停滞,越来越难以为继。本国黑人的不断觉醒和抗争,终于,年,最后一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选择和黑人领袖曼德拉和解,达成历史性的决议,废止了种族隔离政策,立法保障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公民权益。
此后,南非终于摆脱了之前持续十余年的经济停滞状况,开启了新一轮经济迅速扩张期(年~年,南非经济年均增长3%,—年,年均增长超过5%),并通过年,成功举办非洲大陆的首次世界杯足球赛,极大拉动了当地旅游业,每年到这里游览的外国游客,多达八九百万人次。
至于长期以来,在中文互联网流传的「南非从发达国家堕落为发展中国家」「曼德拉和黑人政府治国无能,毁了南非」「南非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能逃走的都逃了」等等,只为迎合某些人心态,基本是一叶障目的欺人之谈。
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确实有大量失去此前特权的中上层白人(主要是英国后裔),选择离开南非,移民至其他英联邦国家,加上新政府给了大量长居、滞留南非的黑人劳工以公民权,令南非白人人口比例从约30%下降到约20%。
然而正因为他们的离开,反而让很多中下层白人(主要是布尔人、荷兰后裔),因为此前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反而更容易凭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社会成功人士,至今依旧掌握着国家的大半财富和经济命脉。
由黑人首脑主导、大量白人公务员任职的南非政府,努力提高黑人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一系列举措,或许有些急于求成,也确实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这正是对黑人过去几百年来一直被压迫待遇、所必不可少的补偿。
正是这些举措,才尽可能弥合了南非已经撕裂数百年的种群分歧,在没有经过流血纷争的前提下,维持了国家二十多年的和平和安定,对比其他很多国家的民族冲突、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更可以令如今种群冲突严重的美国,也不得不相形见绌。
因此,作为缔造了新南非的首任总统曼德拉、副总统德克勒克,都不愧是胸襟广阔、目光高远,真正为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长远前途而奋斗的杰出政治家。
此前貌似“发达”、"成功”的旧南非,只是白人奴役黑人,一大半国民毫无权益可言的国度,而现在不断发展中的新南非,才真正代表着最广大国民的利益。
而在年12月,之所以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也正是因为实现民族和解后的南非,对其他各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都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彼此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南非公司在这些国家的投资,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
因此,金砖各国对非洲大陆的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更让“金砖国家”的地域覆盖囊括亚、非、欧、美四大洲,进一步提升了代表性和影响力,也令世界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多元化。各国彼此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正当其时,大势所趋。
狐狸晨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sfz/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