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有争议的一个人
我们今天谈论的,可能是这个新世界里,最特立独行、最有争议的一个人。媒体将他描述成身怀绝技的超级英雄,现实版的钢铁侠;也有人把他当成异端组织的领袖,或二者兼有。这是埃隆·马斯克,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白手起家,横跨七个高科技领域创业,无数人视他为精神偶像,称他的成功是“非人类的成就”。查理·芒格所说:我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看一看厉害的人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也许能帮你冲开人生的迷雾,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切身感受到“追逐的力量”。1
带着目的学习
埃隆·马斯克,小时候被称为"天才少年",并不是他在学校成绩出色。相反,因为他懂得太多,是最不受欢迎的小孩。在生命中最初的八年时光里,马斯克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母亲梅耶是一名营养师兼模特,父亲埃罗尔是一名工程师。但马斯克却很少能见到父母,只有一个女管家负责照顾他,但也只是偶尔来检查一下马斯克有没有打碎什么东西。独自一人的马斯克只有看书,小学时就看遍了学校和附近图书馆的书,甚至翻烂了两套百科全书。自己学会做炸药、火箭这些很容易把自己炸死的东西。他很快成了周围孩子里最聪明的那个,不管什么问题,他都能在找看过的书里找到答案。当妹妹想知道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时,脱口而出精确的数字。有人怕黑大哭,他说"黑暗不过是没有光线"这种冷冰冰的科普语言。没人喜欢总被纠正错误,大人不喜欢,小孩同样不喜欢。“天才”马斯克因为懂得太多,孩子们拒绝和他一起玩耍;学校的混混们像追捕猎物一样,整日殴打马斯克,每次都要打到心满意足,才会放开他。8岁时他的父母离婚,担心父亲太孤独,马斯克执意回到了父亲身边,却一直受到父亲各种残酷心灵游戏的折磨。学校里被殴打、排挤,回到家里,情况也同样可怕,小小的马斯克,从没有一处安全的容身之所。情况在高中时开始发生变化,马斯克有目的的练习空手道、摔跤、柔道...在一次打架中,他一拳挥在了对方的鼻子上,把对方打趴在地。
从那以后,这伙人再不敢惹他。谈到这段回忆时,马斯克说:“恶棍们找的是那些不会反击的目标。如果你让自己看起来不好惹,对准他的鼻子狠狠来一拳,他当时可能会猛烈地还击,但你再也不会被打第二次。”痛苦是外界的提醒,告诉我们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无论是自我保护,还是学一门知识。目的清晰,把自己变得很饥渴,学习的欲望变得非常强烈,那学习的效果确实会好很多。马斯克认为高中必修课荷兰语“毫无意义”,但荷兰语考试不及格就没法升学。他迅速学习,而且考了最好的成绩。马斯克总是说:"我会尽我所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我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有原因的。"当马斯克开始造火箭时,实际上是个外行。但他脑子里的知识,却比任何一个火箭专家都多。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目标清晰的学习。在第二次创业网络银行Paypal的时候,他就开始研究俄文版火箭机械类的书。并收集了全美火箭专业最好的大学里的教材,一点点自学。创立SpaceX太探索公司之初,需要从俄国购买火箭。但俄国人要价太高谈崩了。在坐飞机回美国的路上,马斯克闷头在电脑前几个小时,列出一张造火箭的详细表格,计算出各个细节与预算。根据计算结果,他得出自己造火箭的成本,远远低于从俄国人手里直接买。SpaceX的火箭专家们经常被马斯克堵住,追问某个阀门的作用、某个管道的结构、某个排线的方式...很多人以为,这是在测试技术水平或能力,后来才知道,马斯克是向他们学习。他习惯用像审讯似的追问方式,直到从这些工程师身上,再也挤不出干货为止。SpaceX顶尖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师说:“其它公司CEO也许懂商业、社会、政治,但专业知识水平,没有任何人可以与埃隆马斯克抗衡。”在SpaceX,火箭发射的核心关键决策,都是马斯克做出的。要想掌控一切事态的发展和走势,他必须要知道的比所有人都多。没有左右别人的力量,就不会有被服从的威严。2
第一原理思维“和埃隆·马斯克比起来,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但他干的别人想都想不到。”
——雷军
全世界视马斯克为偶像的年轻人,像信奉宗教一样,追捧着“第一性原理思维”这个想法。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让马斯克做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汽车特斯拉、第一枚可重复使用火箭。而这些,不是国家力量,仅仅是一个公司做到的。什么是第一性原理思维?《硅谷钢铁侠》的作者用一句话总结: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回拾掇。举个例子:特斯拉早期研制电动汽车,遇到电池高成本难题,当时储能电池的价格是每千瓦时美元,一辆车需要85千瓦时,价格将超过5万美元。电池成本为什么这么高?电池的材料是什么组成的?碳、铝、钢、镍以及一些分离的高分子,如果直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物质,需要多少钱?只需要每千瓦时82美元。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不是买现成的汽车电池去改,而是分析它的组合部分,然后采用笔记本的电池排列技术,重写了一个管理程序,成了今天特斯拉的电池。年11月特斯拉Cybertruck
1.问一个问题;
2.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
3.根据证据发展可能的公理,尝试计算每一个公理是真理的可能性;
4.得出结论:这些公理正确吗?他们与问题相关吗?是不是能严格推出这个结论?有多大的概率成立?
5.证伪这个结论:找到别人对这个结论的批驳,打破自己的结论。
6.如果没有人能否定你的结论,那么你很可能是对的,但你不一定绝对正确。
3
聪明只是条件,执着才是关键马斯克创业图来源:混沌大学
4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5
写在最后
作者:云游小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sfz/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