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负三条人命的TILI死了,背上“杀人鲸”的恶名后他还在海洋馆,表演到临近生命的终结。杀人事件只是他演艺事业的休止符。海洋世界集团宣布逐步停止虎鲸表演后,各界反响不一。事实上,在海族馆和动物园里凝视动物的方式,从来不是正常的,走进他们的家园(即使那里还生活着他们的天敌),那里不是天堂,但至少不是地狱。
先简单讲讲TILI的故事,他是正式将虎鲸推向为杀人鲸名号的连环杀手。上周在奥兰多海洋馆去世时,只有35岁。对有50-60年生命的鲸来说,他死于壮年。如果借鉴人类肺部疾病与心情抑郁的联系的话,他的墓碑上也许应写上“死于躁郁症”。但他大概得不到一块墓碑。
他两岁被捕猎开始表演,遭到同伴欺凌,9岁犯下第一桩命案,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他不仅杀人而且表现暴虐。虽然他以人工的方式成了很多虎鲸的父亲。却在没法转身的浅池里,得到了终极的“自由”。
而也是这几天,生活在加拿大海岸的岁的祖母鲸失踪,研究人员单方面宣布了她寿终正寝。
在南非,你能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靠近开普敦的赫曼努斯附近游荡的南露脊鯨,
本来可能有更为悲惨的命运,
但因为对海洋生物坚决的保护,他们活着。
这种行动缓慢被称为SouthRight的庞然大物,因适合被猎杀,而被叫做“对先生”。
赫曼努斯是“世界最佳陆地观鲸地”之一,
距开普敦公里,
距离非洲大陆最南端厄加勒斯角公里,
印度洋和大西洋洋流在这里交汇。
而从德班到开普敦连绵近公里的南非海岸线上,
能够看到37种鲸类和海豚。
在赫曼努斯,能够看到座头鲸、布氏鲸、逆戟鲸以及南露脊鲸。每年5-11月,约有3、只南露脊鲸离开南极水域,向北迁移繁殖后代。而座头鲸离开莫桑比克和安哥拉海域的热带水域,向南迁移到南非海岸线附近猎食、繁殖;布氏鲸则一年四季都在赫曼努斯附近出现;逆戟鲸也是。
9、10月间的观鲸节(这一盛会已有20几年历史)上,人们会评选出本年的鲸鱼王子和鲸鱼公主,会有20位音乐家为人们带来超赞的演出,还可以品尝各种美食,以及购买鲸鱼手工艺品等。
其他月份,一般是6-11月,天气允许还可以登船近距离观察这些海中的庞然巨物。
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职业
站在赫曼努斯高耸的海边崖壁,用双筒望远镜很容易找到在近海游弋的鲸。WhaleCrier,喊鯨人,在发现鲸鱼时,就吹响号角。
世界唯有一位、而历史上也仅有5位从事过这一职业。EricDavalala从年成为喊鯨人,只由于因缘际会的巧合,他不过在为“成年礼”攒钱,如果不是Davalala的牧师鼓励,此刻的喊鯨人不会是他。
每年6-10月,Eric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在海岸线搜寻着鲸的行踪。他戴的深色宽檐帽上插着羽毛,拿着海藻号角,非常醒目。
崖壁上的观鲸酒店
Birkenheadhouse酒店是此处最有名的酒店,坐落在峭壁上,因可坐在别墅浴室的维多利亚风格浴缸里观鯨而著名。
这间酒店的名字来自年10月25日沉没的英国皇家海军战舰“Birkenhead”号。它触礁下沉时上演的是一出“泰坦尼克”式的故事。——当时舰上的最高指挥官西顿上校命令列队的士兵们,把有限的救生艇给妇女和儿童。最终,舰上人中的近位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多官兵随舰沉没。
年后的同一天,BirkenheadHouse酒店揭幕。而年,Phil和LizBiden对酒店进行改造。现在,阳台风景开阔可看山观海,酒店泳池就在岩壁上,巨浪拍石,风吹云动,运气好还能看到鲸妈妈带着幼鲸,在离岸一百多米享受鲜虾早餐。
同样分享杀手恶名的大白鲨,
也是南非海岸的常客
如果你有胆量,就在南非开普敦附近近距离接触这些海洋顶级杀手。要知道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提供防鲨笼潜水项目,南非是其中之一。
大白鲨的凶猛和神秘自然受冒险家的青睐,
斯皮尔伯格钟情于它,
年的电影《大白鲨》给它添了不少坏名声。
大白鲨是世界上最大的掠食性鱼类,
体长可达6米以上,重量超过公斤,
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的顶尖杀手。
在Gansbaai几乎全年都能观鲨,3-6月是最佳时间,这是因为附近的海豹岛栖息着的那些海豹,正是大白鲨的目标。
每年6-8月,开普敦以南的Gansbaai小镇便会热闹起来,濒危的南露脊鲸会从南极游到Gansbaai海域繁殖,但观鲸只是前菜,防鲨笼潜水才是主菜。
观看大白鲨不需要任何游泳或者其他技能,观鲨全程约需3-4小时,一般早上或中午出发。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会先根据水流、风向和海水选择观鲨海域。
到达选定海域,防鲨笼牢牢固定在船边,游客戴好潜水面罩下水后,把鱼肉抛入水中引诱大白鲨现身。大白鲨拥有超乎寻常的嗅觉,它还能探测到猎物的生物电场,可在几公里外发现猎物。新鲜的鱼肉味道很快就能引来鲨鱼,工作人员大叫“Down!”时,只要把头没入水中,就能把它尖锐的牙齿也看得一清二楚。
不仅是作为食物的海豹,
他们还是你的玩伴
南非海豹岛是一座位于豪特湾上的小岛,距离海岸线6公里,因岛上为数众多的海豹而得名。
这些海豹原本生活在桌湾的罗本岛上,后来那里改建成了监狱(曼德拉在那里被关押了27年),海豹们只好搬家。在当地渔民的保护下,越来越多的海豹聚集到这儿。
为了保留这独特的海豹岛生态,政府禁止猎杀海豹,同时严禁游人上岛。你可搭乘观光船去那里看海豹,整个岛屿都被海豹棕色的身体覆盖——事实上,由于礁石嶙峋,海豹不愿意一直趴在那,可数量众多,岛中心的要挤到海边,可得费上好多功夫。
有些观光船底安装了透明玻璃,这样能直接观看海豹在水下游动,它们是水中的芭蕾舞者。
当你在水下12米至22米处潜水时,软毛海豹喜欢在你身边游来游去,并不停旋转,你经常会眼花缭乱。它们可能假装撞你(在最后时刻掉头逃跑),或者温柔地碰你,意思是“来一起玩啊!”和软毛海豹一起潜水或者浮潜的地方是Partridge角,靠近开普半岛的西蒙镇。
开普敦附近还有企鹅。企鹅滩位于西蒙斯镇,距市中心仅40公里,当地人称之为博尔德斯,是巨石的意思。巨石滩是一片花岗岩巨石和沙滩组成的海滩,是桌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海滩上栖息着成群的黑脚企鹅,完全忽视人类的存在。黑脚企鹅虽然“娇小”(体长60厘米左右),但是嗓门却很大,很不幸常被人称为公驴企鹅。
只有在巨石滩的企鹅才允许游人近距离观看,这里修建有供游人行走的木质栈道,由于企鹅完全不怕人。
千年前的陆上景象应该也如此,
自在生息,与世隔绝
克鲁格国家公园差点就没有动物
克鲁格国家公园成立之初,不仅盗猎者对野生动物虎视眈眈,刚结束一战退伍的士兵希望能够在国家公园的土地上放养牛羊,淘金客们想进入这片处女地寻找新的金矿,甚至还有兽医——他们建议杀光野生动物,以解决采采蝇对南非放牧业的威胁。
詹姆斯·史蒂文森·汉密尔顿,克鲁格国家公园首任管理者,一方面联合警方打击盗猎行为(虽然最初只有两名警察协助他),另一方面亲自测绘线路,通过开辟比勒陀利亚至马普托的铁路线,带动观光业发展。并在年允许游人自驾汽车进入。
从建立之初的3辆车到现在年万游客,从乔治五世带着后来的女王、伊丽莎白公主访问,到每个人游人包括你出入公园需签“生死状”。虽然非洲象数量在过去十年骤减,但这里的大象却在迅速增长。
“在漫长的自由之路上,我有幸来到了伦多洛兹。看到各种种族的人们在大自然中和谐相处。”
——纳尔逊·曼德拉
伦多洛兹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南非旅游业的先驱,这里还保存着原始纯正的价值观。
创始人的一个儿子John是南非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同时也是南非国家地理频道影片的制片人与动物保育专家。在这里观赏野生动物是一种真正的荒野体验。大象和水牛在伦多洛兹漫步,白犀牛和狮子的密度是整个非洲最高的,而令伦多洛兹闻名于世的是豹子,在过去30年里,护林员、追踪者和野生豹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关系。John年推出的记录片《花豹女王》,是花了17年记录下的母花豹玛娜娜从出生到死亡的传奇一生。
零排放的路虎电动越野车预示着新的里程碑,它能使游客静静地穿过旷野,而没有任何碳排放。
SabiSabi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
克鲁格国家公园西南部的SabiSabi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浓缩了保护区的精华。
奔跑的羚羊,打架的河马,散步的犀牛,悠闲的长颈鹿。夜游时可能会遇见黑背狼,白天可能会看见百无聊赖毫无斗志的狮子。动物们离你很近,就好象同伴一般。喜欢运动的人还能在草原上徒步探险,偶有半天想偷懒的,营地的游泳池也够舒展身体。草木馥郁,奇色的鸟儿在枝头跳跃,远处的河流静静流淌,野猪偷偷跑到营地偷食。豪华的各具风格的营地就是你临时的“家”。
MalaMala私人动物保护区
这个私人领地和国家公园之间没有用围栏隔开,动物可以自由往来。
决定动物迁移的重要因素是水源,保护区的河流也是人类居住区和以东的蛮荒地带的天然分界线。这片荒野没有公路、高压电塔、电线杆或线缆,野生动物每天至少有16个小时可以无所顾忌地四处游走。
每位客人也在自然中找到自由,用相机代替猎枪,不再把动物的尸体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并通过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募集资金,使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你抵达直到离开,会有一位有经验的护林员与你相伴,是你的“眼睛”和“大脑”,他们大多数就读于大学的自然科学专业,在鸟类、昆虫、动物等方面堪称专家。
牵着尾巴溜狮子,注意不要与魔鬼签约
(罐头狩猎者的朋友就是魔鬼)
“与狮同行”的项目类似于跟着狮子视察领地,一次是入睡前巡视,一次是起床后的晨练。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全受人控制,它们偶尔会钻进灌木丛,或蹿上树趴一会,看到池塘或小溪也会停下来喝几口(虽然狮子四五天不喝水也没啥关系)。所以即使跟着狮子散步,跟平时遛狗很相似,但走在前面的狮子偶尔转过来看你,一定会让你背上发凉。
如果要参与这种活动,你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sfz/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