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南非的足迹
第一站:东印度公司花园
7月8日,伴着阳光,我们步入了位于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市中心的东印度公司花园。
图为前议会院
东印度公司花园(TheCompany′sgarden),是一座原荷属东印度公司菜园的植物园,向市民免费开放,围绕着公司花园的有南非著名的圣乔治大教堂,南非博物馆,前议会院、政府大道等等。
这座花园背靠桌山,整座公园被浓密的绿色所浸染,古木参天,肆意伸展。而可爱的小动物们,鸽子、小松鼠、大雁等在公园里面窜来跳去,为这美不胜收的花园增添了生气。
同学们欣喜地拿着谷物和花生喂小动物,十分友爱。这就是人与自然相融相合的南非啊。
我们一路欣赏着风景,一路向前走去,只瞧见一座塑像伫立在眼前,环绕在成荫的绿树中,那是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塞西尔·罗德斯。
回望历史,卖给中国鸦片的东印度公司曾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殖民掠夺,而这座雕像仍树立在这里,如今物是人非,这里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模样,让我们不禁感叹南非古老的历史气息和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站:先民纪念馆
7月9日,经过两小时的飞行,我们在距开普敦千米的约翰内斯堡降落。
乘车来到比勒陀利亚——南非的行政首都,我们先来到了先民纪念馆(VoortrekkerMonumen)。这个独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那些于年至年期间,为了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而赶着牛车,远离开普半岛的布尔人祖先而特地修建的。他们是最早进入南非的欧洲先驱者,这栋建筑也因此成为南非排名前十位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
远望先民纪念馆,一座四方形的巨石殿堂,中间微微凸起,四周略低,看似简单低调,实则匠心独具。这栋建筑以其62米高的雄伟身姿,屹立在山顶令人惊叹不已。
拾级而上,一座青铜雕像格外醒目。他的主题为“一位母亲保护着两个孩子”,这给人一种凝重的美。正是因为当时妇女在迁徙中是战士们的坚实后盾,她们的坚韧和刚毅,不愿向英国殖民者低头的不屈精神,让人钦佩。这也就是她们受到极度尊重的原因。
而纪念馆的四角各有一个手持火枪的巨型雕像,似是在守护着纪念馆,他们的英姿体现了布尔战士在南非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纪念馆内部分为三层,步入大门,便看到浮雕环绕的中层大厅,4扇巨大的拱形镂空玻璃窗,温暖的阳光静谧地洒进来,神圣感油然而生。
而这27块雄伟的浅浮雕再现了大迁移时期的历史性画面:向北迁徙的南非荷兰人后裔打败祖鲁王丁冈、夺取了南非内陆大片土地。这段苦难迁移的艰辛和战胜祖鲁人的喜悦以一种极美的形式展现在眼前,让人久久难以平复涌动的思绪。
走近大厅中央那个神秘的大圆圈,可以看见下层的整个纪念堂的“心脏”——空馆纪念碑,上面刻着
“ONSVIRJOU,SUID-AFRIKA”
“一切为了你,南非”
而每年12月16日的中午12点一束阳光就会从穹顶的空洞直射下来,照在石棺上,象征着上帝的祝福和恩典。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真是巧夺天工。
下层还有织锦等展品,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先民迁徙和生活的场景。
上层的平台可以俯瞰比勒陀利亚全景。
回廊的设计也鬼斧神工。
第三站:总统府和曼德拉广场
离开先民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南非总统府。这是一座花岗岩建成的希腊式建筑,中心是圆弧形状,两侧各一个钟楼,一个代表荷兰,一个代表英国。在总统府的马路对面,有一个纪念碑,年建立,为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献身的南非战士。
纪念碑下有数十级台阶,下面有一个巨大的人物雕像,那就是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曼德拉伸出双臂左腿向前,作出一个拥抱的姿势。南非原本是黑人的家园,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聚集了多种族多民族多肤色的人,大家应该在同一片蓝天下和平、平等地生活,像彩虹一样融为一体,这就是彩虹之国。曼德拉为这个理想奋斗了一生,是最伟大的黑人领袖。
第四站:回访克劳福德隆希中学
7月11日,我们来到了前年缔结关系的姊妹学校克劳福德隆希中学进行回访交流。
对外交流部主任Robyu首先带我们参观了学校。校园规模大,环境优美,有先进优秀的教学设备,广阔的操场以及学生食堂和教学楼。
之后,校长助理Donelle向学生们讲述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高中生活中一些多彩的部分,例如他们的毕业舞会,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选择。
Robyu和Donelle最后热情地向我们提供了饮料并展示了他们学校的校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类似于我们的选课制度的基础下,克劳福德隆希中学开设了一系列诸如设计,商业一类实用性强的课程,能够直接与他们的大学以及将来的就业接轨。
在Robyu和Donelle的带领下,学生们得以领略克劳领福德隆希中学的魅力,也了解了许多和我们中国高中生活的异同之处。
组稿/编辑:李跃成钟灵毓秀刘晏铭
摄影:高子涵查钰冰王独伊
审稿:冷海鹰
上海市控江中学
倡导自主追求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zjs/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