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
最近大家都被《琅琊榜》刷屏了吧?
之所以叫《琅琊榜》,是因为其中有一个神秘的高端搜索引擎公司——琅琊阁,每年都会发布一系列的榜单。而主角梅长苏,自然华丽丽地占据榜首。所谓“琅琊榜首,江左梅郎”是也。
至于琅琊阁的这些榜单到底是怎么排出来的,作者没交代。
我们都知道,现代的各种排行榜,都是以海量数据作为基础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而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连个计算器都没有的古代,各种排行榜居然也层出不穷,这不科学。
今天壹读君()就来跟大家聊聊,没有大数据做支持的古代,各种排行榜都是怎么排出来的?
多年稳定在班级排行榜第十名的实习壹读君丨大雪
最早的“琅琊榜”:月旦评
《琅琊榜》里提到,琅琊阁每年发布的榜单有公子榜、美人榜、高手榜、帮派榜和富豪榜。我们就先从这个公子榜说起。
公子榜这名字绝对是作者杜撰的,不过按照仪表风度、能力水平给公子们搞排行榜这事,历史上还真有。
《后汉书?许劭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这几句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东汉末年,有许劭和他的堂兄许靖,都是当时的大咖,以慧眼识人著称。他们爱好坐在一起对当时的人物进行品评。不论忠奸善恶,不论在朝在野,纵横评论不加顾忌。他们这个评价的榜单按月发布,一般在每月初一,所以被称为“月旦评”。
由于许劭、许靖的权威性极高,月旦评一时名声大噪。后来竟发展成了四方名士纷纷慕名而来,以获得二许的一字之评为荣耀。被许氏兄弟称许的人“如龙之升”,被他们贬斥的则“如坠于渊”。
为了获得好一点的评价,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州府小吏,无一不对许氏兄弟尤其是许劭毕恭毕敬。许劭任汝南郡功曹时,郡内大小官吏均十分畏惧,“莫不改操饰行”,纷纷检点起自己的言行举止。袁绍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为了给许劭留下个好印象,回乡时都不敢大肆张扬,只好轻车简从进城。袁绍自己的原话是“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翻译成白话是:我这个开好车、穿名牌的土豪样万一让许劭看见不就完蛋了!
月旦评虽然全凭二许眼力,但准确度却是神乎其神。到底神到什么地步,只举一个例子就够了。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就是许劭。
除了月旦评,当时的社会还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当权,战火频仍。有责任心的士人们看不下去,纷纷发声,当时号曰“清谈”。清谈之风下,士人见面即相互品鉴人伦、臧否朝政,谈论不仅时间上“连日达夜”,而且规模大的有上千人参与。所以可以说,东汉末年是一个全民动员、一起排名的时代。
可惜,月旦评这个第一榜单的评选活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先是作为主持人的许劭、许靖兄弟闹崩了,后来十常侍当国,许劭不愿出仕远走他乡,许靖也因为得罪了董卓不得不离乡避祸。月旦评也就这样淡出了历史舞台。
美人榜自古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榜单
月旦评之后,按照人物的品性品行进行排榜的活动就基本销声匿迹了。因为月旦评这样的榜单,力量已经大到了可以左右朝廷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后世统治者引以为戒,自然不会再放任其发展。而琴棋书画之类风雅且无关政治的内容,一跃成为了排行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zjs/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