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比勒陀利亚 >> 当地特色 >> 正文 >> 正文

狂野非洲,纳样精彩12天南非纳米比亚

来源:比勒陀利亚 时间:2017/10/3
孙纯雪

发表于-12-:19

1楼

非洲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近些年不断从各种媒体上看到非洲迷人的原始风貌,还有万马奔腾的动物大迁徙,令人对这片神秘的非洲大陆更加心驰神往,年9月下旬,好朋友鞠航先生通知,11月初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侯贺良老师将率团赴纳米比亚和南非采风,一下子点燃了我奔赴非洲的渴望。

身未动心已远,在准备出行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不时上网查看前人的游记攻略,一幅幅红沙漠、非洲土著的照片浮现眼前,让人对即将到来的行程愈加期待。

侯贺良老师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到过非洲,这是他的第二次纳米之行,我们不妨从他以前拍摄的照片里,提前领略一下这个神秘而又原始的国度。

Day1-2、午夜飞行:北京--迪拜--约翰内斯堡--温得和克;

11月4日,深夜的帝都,我们一行人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飞机,晚上11:05分起飞,中间经停迪拜和约翰内斯堡,最终于当地时间11月5日晚8点半抵达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加上中转候机的时间,近30个小时的旅程着实把大家累的够呛。

第一段航程是北京到迪拜,身形庞大的A客机虽然载客量更大但仍然爆满,个人感觉,它的经济舱腿部空间和舒适度都比不上波音梦想客机,或许其豪华更多的体现在商务舱里面的设施吧?

因为要在迪拜机场等候6个小时,必须在这里补充给养,从我10月中旬结束土耳其行程回国,已经吃了快一个月中餐,舌头再次切换到西餐模式,这个海鲜饭虽然属于亚洲风味,仍然难以下咽,我大中华的珍馐美味天下无敌,惯坏了咱们的胃

第二段航程从迪拜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仍旧有8个半小时的漫漫长路,但是飞机上乘客明显没有前一段航程那么多,反而更舒服些。

虽然约翰内斯堡到温得和克的飞行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因为前两段航程太长,等到了目的地,已是当地时间11.5日的晚上10点多,漫漫长路折腾的大家精疲力尽,美好的风景总在遥远的地方,要行万里路,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Day3、约翰内斯堡--埃托沙国家公园,奔向动物世界;

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位于纳米比亚北部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公园由德国殖民者于年建立,面积22,平方公里,是纳米比亚十个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埃托沙国家公园距温得和克公里,需要4个半小时车程。

临行前,侯老师向大家面授机宜;

上午9点半,车队整装待发;

下午两点,车队抵达公园南门;

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国家公园内,紧挨着一个面积不大的池塘,这里是附近野生动物的饮水地,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拍摄动物的理想场所。

长颈鹿迈开修长的美腿,不慌不忙的来到池塘边喝水;

成群的羚羊与豺狗相安无事;

下午驱车到公园内寻觅动物的踪影,赤日炎炎,动物的活动范围总是与水源相近,在另一处水塘边,一头大象笨拙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

身形庞大的非洲象在喝水;

非洲瞪羚是公园里最常见的动物,它的皮毛光泽亮丽,在灰白色的原野里格外抢眼;

突然,三个圆滚滚的大脑袋露出地面,大家瞬间心跳加速,禁不住瞪大眼睛,凝视着这三头凶猛的野兽;

一头、两头、三头……,这里的狮子竟有6头之多,两雄四雌,有他们环伺左右,怪不得瞪羚不敢靠近水塘,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会不会发生一场杀戮?大家兴奋的等待,然而狮子始终按兵不动,难道它们今天根本就不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等候的人们渐渐失去耐心,最终,在这场可能的杀戮面前,选择放弃的既不是饥渴的瞪羚,也不是暗藏杀机的雄狮,而是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旁观者。

群狮环伺;

象与羚;

狮与象;

雄狮驾临;

一王两后;来张合影吧;

晚上,我们又回到酒店的池塘边,借着落日的余晖,观看前来喝水的动物们。

团友纷纷支起了长枪短炮;

一只神情忧郁的母狮子出现在水塘边,独自饮水后悄然离去;

夜色中的长颈鹿三五成群,以优雅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连续熬夜,撑到晚上十点就回房间洗洗睡了,听说晚上又有大象、犀牛和狮子光顾,动物们习惯夜里活动,来到非洲,一定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才不会错过应有的精彩。

最后编辑于-12-:49

回复

孙纯雪6袋长老

发表于-12-:09

2楼

Day4、埃托沙国家公园--奥普沃辛巴人村落,在这里,除了快乐他们一无所有;

上午继续在埃托沙国家公园搜寻动物的踪影,昨夜下了一场雨,天气凉爽了许多。

路遇奔跑的鸵鸟;

剑羚的长角酷似京剧人物的花翎;

仍旧是水源附近的动物最为密集,在公园远端的一处池塘边上,集中着瞪羚、角马、剑羚、斑马、鸵鸟、旋角大羚羊等多种动物,看的我们大呼过瘾。

水塘边的动物嘉年华;

长相威武英俊的旋角大羚羊在一众动物中出类拔萃,格外抢眼;

埃托沙国家公园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这里生活着多种哺乳动物,多种鸟类,在公园里驾车驰骋,不时会遇到惊喜。

两只幼狮在树荫下乘凉,它们的爸爸在不远处守候;

另一种旋角羚羊;

公园面积巨大,里面的地形地貌也不尽相同,一会儿是茫茫荒漠,一会儿又是大片大片枯黄的草场;

埃托沙国家公园内的羚羊种类很多,这又是另一种不长角的大羚羊,可惜叫不上它的名字;

不理你;

成群结队的斑马走过草场,美丽的身躯与红褐色的土壤相映衬,给这茫茫荒原增添了说不出的美丽;

吃过午饭,我们向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享誉世界的奥普沃辛巴人村落。

奥普沃辛巴人的女人和孩子裸露上身,以一种红色软石磨制的染料混合黄油、香料涂抹全身而得名,由于缺水,辛巴女人一辈子都不洗澡,这种红色染料能够起到防虫和防晒的效果。

辛巴红泥人属于游牧民族,17世纪从安哥拉高原迁居到纳米比亚,是非洲最古老的原住民之一。

我们要在这里住两个晚上,去探访不同的红泥人村落。

第一个到访的红泥人小村其实就是一个大家族,酋长相当于这个家庭的大家长,红泥人实行一夫多妻制,他们居住的房屋极其简陋,生活条件恶劣,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红泥人酋长;

姐妹;

玩耍;

偷笑;

期冀;

在联合国的救助和保护下,当今的红泥人儿童已经有了受教育的条件,虽然环境极其简陋,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

红泥人生活在这样远离现代社会的环境中,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了任何欲望,自然也就没有了烦恼,谁能说红泥人没有幸福?从她们纯真的笑脸中,我们可以找到另一种恬淡和满足,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Day5、继续探访红泥人

为了抢光线,摄影爱好者要早出晚归,今天我们就是5点钟起床,连早饭也没顾上吃就粗发了。

越是偏远的地方,红泥人的生活环境越原始,今天去的这个人家远离城镇,仍然保持着年前的生活方式,院子中间是圈养的羊群,四周散布着树枝和泥土夯制的简易窝棚,脚下是羊屎蛋儿和尘土混合的地面,一切与现代文明有关的东西都不存在,置身其间,仿佛回到了盘古初开的原始社会,让人感觉那么的不真实。

红泥人村庄的门前,早晨的阳光拉长了人们的身影;

大腹便便的酋长;

圈里的羊群是红泥人的主要财产;

妈妈、女儿和女婿;

红泥人有着独特的语言,为了发音,成年的红泥人会把下门牙敲掉,为了说话摧残身体,也是蛮拼的;

忧郁;

茫然;

兄弟;

时近傍晚,红泥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是她们举行庆典时才有的节目,我们能够看到,实属幸运;

最后编辑于-12-:55

回复

孙纯雪6袋长老

发表于-12-:51

3楼

Day6、颓废方丹,凄凉的世界遗产;

颓废方丹位于纳米比亚西北部城市奥普沃以西90公里处,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岩刻画集中地,也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遗产。

驱车赶往颓废方丹的途中,满目苍凉,极度的干旱使得非洲大地炙热难耐,汽车扬起一路烟尘,更使人为这恶劣环境下生活着的非洲人感到悲悯。

中午时分,车队抵达今晚入住的酒店--颓废方丹国家庄园,这是一座建在岩石缝隙中的特色酒店,一栋栋有着鲜明非洲风格的度假屋与红色山岩相辉映。在这样一个不毛之地,竟有如此水准的高档酒店,不能不让人倍感惊喜。

颓废方丹国家庄园酒店外观,这种房屋造型在纳米比亚方言中叫做拉帕Lappa,意为凉快的房子;朝阳映红了山峦;

岩石上居住着非洲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攀岩蹄兔;

酒店距颓废方丹景区仅15分钟车程,因为天气异常炎热,我们午饭后稍事休息,待到下午4点半再前往参观。

颓废方丹保存了多幅石器时代留存下来的石壁雕刻和壁画,有的据说已距今余年。

颓废方丹的壁画被誉为纪录了非洲历史的图书馆;

颓废方丹虽然贵为世界遗产,但是保护却很不到位,上山的台阶年久失修,因山体滑坡而坍塌的石块阻塞道路却无人清理,基本上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因为刚刚到过洛阳的龙门石窟,我在心中不自觉的把颓废方丹与龙门石窟相比较,从壮观和规模上讲,颓废方丹当然不能与我华夏文明的宏伟壮阔相提并论,但它处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荒漠当中,加上周围色彩奇异的山岩,有另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Day7、骷髅海岸--十字角,穿越戈壁滩;

连续好几天长途跋涉,每天的行车时间都超过5个小时,今天从颓废方丹由北往南再向西,驱车多公里去骷髅海岸、十字角、水晶馆和鲸湾港。

离开颓废方丹,汽车在茫茫戈壁上行驶,由于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动植物都变得更加稀少,偶遇以戈壁为家的鸵鸟,这种动物适应炎热和干旱的气候;

不要小看这堆烂乎乎的植物,它是戈壁滩上才有的千年兰,又叫一叶兰,生长缓慢有剧毒;

纳米比亚西北濒临大西洋,骷髅海岸是欧洲人最早登陆非洲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海岸线暗流汹涌,登陆难度极大,加上登陆后要穿越80公里戈壁滩才能找到水源,使得登陆者望而却步,死亡几率剧增,所以被称为骷髅海岸,又名“地狱之门”。

骷髅海岸东西方向绵延公里,戈壁滩与大西洋的组合平添了苍凉感;

骷髅海岸去十字角的70公里公路,是用沙子混合海盐所铺设,由于这种特殊的路面遇水会变得很滑,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的3月初雨季来临时,这段公路都会关闭,以策安全;

受地理环境影响,安哥拉暖流与南非寒流在纳米比亚西北海岸交汇,这里渔产丰富,吸引了大量海豹在这里生存繁衍,其中仅十字角就栖息着6万多只海豹,整个海岸线的海豹数量更多达万只。

十字角海豹滩;

对话;

哺乳;

搔痒;

看什么看,我在闭目养神;

纳米比亚有全世界最大的水晶、最古老的沙漠、最大的陨石以及全世界第二大峡谷,离开海豹滩,我们继续驱车公里,去看世界上最大的水晶。

位于Swakpmound市的纳米比亚水晶博物馆;

馆内收藏着重达1.8吨的巨型水晶,这是全世界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水晶;

晚上住在鲸湾港,酒店不远处的海滩能够观赏到成群的火烈鸟,刚从炎热的戈壁滩一路过来,我穿着短裤就兴冲冲的杀过去,没成想傍晚的海风很快就把全身的热量吹散,冻的人瑟瑟发抖,不过大片大片的火烈鸟挥动长腿来回走动,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让人暂时忘记了寒冷,举起长枪短炮嚓嚓嚓。

火烈鸟是鸟中的丽人;

最后编辑于-12-:00

回复

孙纯雪6袋长老

发表于-12-:13

4楼

Day8--9、从南大西洋到红沙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早上乘船出海,去寻觅海豚的踪影,纳米比亚的近海相对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客流量还没有那么大,所以海洋动物还比较常见,不光各种鸟类,海豚、海豹也频频现身。

身形硕大的鹈鹕、海豹与乘客零距离接触,以这种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船只开出港口半小时,海豚的身影已经频频在船的左右闪现,只可惜我的摄影水平尚处在学徒阶段,木有完整的拍到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

鹈鹕展开翅膀,像一架滑翔机降落在水面;

吹胡子瞪眼的海豹大叔;

下午继续驱车4个半小时,去闻名遐迩的红沙漠,傍晚抵达红沙漠边缘的一处住宿地,预备明天一早赶赴红沙漠。

途经南回归线;

摄影爱好者的旅途是辛劳的,为了拍摄日出日落,往往要披星戴月,11月12日凌晨四点多,我们就出发去红沙漠。

纳米比亚地处南回归线两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而且在气压分布中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中心,常年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没有水汽,加之其东部属于东非高原,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形成了其广大沙漠地貌,而其独一无二的红沙漠,是纳米比亚的标志性景观,堪称上帝对这个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恩赐。

6点钟公园开门,先直行半小时,沿途观看45号沙丘等,然后换乘统一的摆渡车,再走大约20分钟进入死亡谷。

著名的45号沙丘,因为距公园入口处刚好45公里,并且其山脊的角度接近45度角而得名;

死亡谷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河道,数千年前河流改道,气候变的干旱炎热,树木逐渐枯死,四周了无生气,故名死亡谷;

谁的脚印?

沿着沙丘的山脊,可以一路走到世界上最高的沙丘--BigDaddy,它的高度为公尺;

在沙丘上行走,需要沿着前人留下的脚印下脚,不能抄近路,否则一脚下去会整个陷入沙子里面,我没有经验,走了一条看起来稍微近些的斜坡,结果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爬上山脊,累的够呛。

路在脚下(图中前方的制高点就是BigDaddy沙丘)

这又是谁的脚印?

蜿蜒的山脊;

沙漠中的小生灵;

结束红沙漠的行程,下午驱车返回温得和克,距离11月5日晚上第一次抵达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8天,行程紧凑而丰富,使得大家仿佛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转眼纳米比亚之旅已接近尾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去南非了,顾不上回忆沿途所经历的种种美好,又要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展开一段新的行程。

Day10、猎豹园--开普敦,开启新旅程;

今天是此次非洲之行纳米部分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猎豹园近距离观看猎豹和花豹,下午乘飞机前往南非开普敦。

距离温得和克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猎豹园饲养着4只猎豹和两只花豹,游客可以乘敞篷吉普车与他们亲密接触。

黑人驾驶员事先把肉块摆放在树枝上,引诱花豹爬树取食;

花豹身上的斑点呈空心梅花状,体型比猎豹略大;

这是一对年方8岁的猎豹兄弟,杰克和范奇;

纳米比亚精彩的九天,累计行程0多公里,难忘红泥人、红沙漠还有埃托沙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们,这一切,会让我们久久回味。

当晚抵达南非开普敦,入住距开普敦市区40公里的唯美小镇--斯坦林布什。

Day11、美丽的南非首都--开普敦;

我们计划在南非停留两天半时间,分别游览开普敦和附近的好望角,今天早上,行程从昨晚入住的唯美小镇--斯坦林布什开始。

小镇建于年,周边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这里也是R酒乡之路的起点,街道上到处盛开颜色优雅的紫荆花,衬托着白色调的欧式建筑,幽静而又深具艺术品味。

镇政府的办公室规模不大,是一座绿树掩映着的小楼;

建于年的火药库;

美丽的紫荆花树;

南非实行多首都的区划制度,比勒陀利亚是其行政首都,布隆方丹是其司法首都,而开普敦则是其议会所在地,属于立法首都。

开普敦不仅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沿海城市之一,它西临大西洋,南接印度洋,有桌山、国家植物园、好望角、企鹅滩等著名景点,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一一走过。

刚刚经历了纳米比亚的苍凉与原始,开普敦的绿树葱茏和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不禁让我们为之赞叹。

开普敦素来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而它的最美之处自然非桌山莫属,所以我们走马观花看过斯坦林布什小镇,就直奔桌山而来。

桌山缆车站,早上排队的人群;

桌山是世界新七大景观之一,其风景胜在山势虽陡峭如刀削一般,但山顶却一马平川,宛如一张平整的桌面,所以又有“上帝的餐桌”之称,它一字排开的山峰也被称作“十二圣徒峰”,如此奇特的景观,的确只有上帝才能创造。

桌山面对的是桌湾,开普敦位于山海之间,两洋交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上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与之相比,而其位置与环境,又是这极少数国家中最出类拔萃者。

桌山山顶南北方向长约3公里,山上灌木丛生,鸟声阵阵,是徒步者的天堂,如果时间充裕,徒步翻越桌山或者哪怕只是绕着山顶的三公里走一圈都会是一种不错的感受;

桌山两侧各有魔鬼山、狮子山,其中山顶尖尖的是狮子山,另一座自然就是魔鬼山了;

从桌山上眺望大西洋,不远处有一座平整的小岛,这里曾是曼德拉长期被关押的监狱岛;

举办过年世界杯的绿点体育场;

在桌山的背后,有一座面积达公顷的南非国家植物园,这里曾是钻石大王罗德斯的私人花园,除了只有5种树木来源于外国,其余数千种植物均来自南非当地,园内绿树葱茏,除了遍布着非洲特有的奇花异草,也是各种鸟类的乐园,令人目不暇接。

从中国引种的香樟树已经长得遮天蔽日;

植物园入口处有曼德拉先生的塑像,而他身旁这种开着金黄色花朵的植物又被称为“金色的曼德拉”;

与金色曼德拉同一种类的天堂鸟,又叫鹤望兰;

只有大象和犀牛能啃的动的梨

南非特有的宝塔帝王花和国王帝王花;

珍珠鸡一家;

采食花粉的小鸟;

植物园环境分外优美;

一天走下来,美丽的开普敦让人大感惊艳,这无疑是一座难得的宜居之城,如果没有来过非洲,头脑里往往把它与荒凉、沙漠与贫穷联系起来,而开普敦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之一印象。

最后编辑于-12-:04

回复

孙纯雪6袋长老

发表于-12-:33

5楼

Day12、企鹅滩、好望角、豪特湾,开普敦的美好不止一点;

昨天对桌山印象深刻,而这仅仅是开普敦众多美景中的一个而已,距开普敦市区不到50公里,另一处世界级的风景也在必游之列,它就是非洲版图的最西南端,曾经改写世界航运史,影响人类历史数百年的好望角。

好望角于年被葡萄牙航海家最先发现,从而开辟了欧亚大陆的海上通道,可以将其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建于年的好望角自然保护区面对大西洋和印度洋,路边白色的野花名为“开普雪”;漫山遍野盛开着各色野花;

图中插入大海的的礁石,就是非洲大陆的西南端,这里距北京公里,距南极公里,沿着礁石的边缘可以攀爬到它的顶端,只要注意安全,攀登的难度并不大;

好望角另一处标志性景观--开普点,这里有世界上最亮的灯塔,能见度45公里;开普点眺望好望角

上午去好望角途中,最先游览的是企鹅滩,这里生活的是一种适应南非气候的非洲企鹅,离开了冰天雪地的环境,在这里能够看到企鹅的身影也让人为之欣喜。

憨态可掬;

卿卿我我;

11月份正值企鹅的交配季节,图中这只采树枝的公企鹅正忙着作窝,来来回回好几趟,勤奋的身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由于在开普敦停留的时间不多,我们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不知不觉中一天又很快过去,下午返程的途中,路过堪博斯湾和Clifton,这里背靠桌山,可以仰望12圣徒峰,拥有世界级的无敌海景,据说不乏亿元级别的豪宅,连贝克汉姆都在此置业,看的人不断咂舌。

拥有无敌海景的堪博斯湾为我们的非洲行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2天匆匆而过,这是我第一次来非洲,已被它的丰富多彩所吸引,明年,我还要再来,去肯尼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看动物大迁徙,还有更多从未领略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或者读书,或者旅行”,诚哉斯言,我正亲身加以实践。

回复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ddts/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