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1日-12日,受复旦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的邀请,我院副院长朱颖副教授与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陆志安教授、复旦大学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参赛主教练涂云新老师及参加年比赛的三位队员同学进行了训赛的首次校际交流。
陆志安教授
陆志安主任介绍了复旦大学法学院参加国际模拟法庭主要赛事的基本情况,并对复旦大学参加今年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取得亚洲第二、世界第九名的优异成绩传授了经验,并对明年参赛的新队员的选拨条件、训练安排、答辩文书的写作技巧以及入围半决赛后的口语专项训练做了详细的介绍。
涂云新老师
作为复旦大学参赛的主教练,涂云新老师曾经作为奥斯陆大学参赛队员赴日内瓦参加过这一赛事,比赛经验丰富,人权法专业知识扎实。他指出: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权模拟法庭比赛的队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之中,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在对抗性极强的国际赛事中,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法律推理和法律思维能力。涂老师还特别强调,作为一项以曼德拉命名的国际人权模拟法庭赛事,除了体现每一所大学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权法专业技能外,还应当尊重和认同曼德拉的人权理念,并将这种价值融入到诉状写作和答辩中。同时,尊重每一个参赛的对手,使平等对待的精神在世界获得更好的传播。
复旦大学年参赛队员代表杜一苇、储伊默、罗亨哲三位同学分别就自己的参赛目的、选拨的经历、训练与学业的时间安排、日常训练方法等问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朱颖副院长表示,这次到复旦大学来取经,学习收获良多,复旦大学参赛的经验和训赛的方法值得认真学习和总结。朱颖副院长还邀请涂云新教练于本月赴西南政法大学指导训赛课程,并建议我国的参赛高校建立训赛联盟机制,提高中国高校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平。
今年10月,由西南政法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主办、人权研究院与外语学院承办的“世界人权模拟法庭训赛”项目,是学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改革模式。希望通过这一选拨机制,能够让同学们学习人权法知识,熟悉国际赛事规则,使我校的优秀参赛队员能够脱颖而出。我校也将在年首次报名参与该项国际赛事。
背景介绍: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NelsonMandelaWorldHumanRightsMootCourtCompetition)是全球最为著名的人权法模拟法庭竞赛,被誉为“人权的奥林匹克竞赛”。年,比勒陀利亚大学法学院(UniversityofPretoria)人权事务中心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合作,组织了首届世界人权模拟法庭比赛,面向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的学生开放。该比赛定期于每年夏季(大约在7月18日,即纳尔逊·曼德拉的生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PalaisdesNations,Geneva,Switzerland)举行,迄今已经举办了九届。大赛的参赛对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语言为英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ddts/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