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股特斯拉(TSLA)股价连创新高,按1月6日收盘价每股.54美元计算,总市值已达.9亿美元。
单以市值来说,特斯拉已超越戴姆勒(奔驰母公司)、宝马、通用等传统汽车豪强,而它不过是一家成立才十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前几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将model3车型的价格降至每台29.9万元,更是来势汹汹,让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如临大敌、如坐针毡。特斯拉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其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到底有怎样的传奇过往?为什么他能在3个以上的领域内改变世界?这一切都要从年的那个夏天开始说起。01
冒险基因
约书亚·霍尔德曼是一个古怪而特立独行的人。年夏天,他为了寻找非洲喀拉哈利沙漠里的失落之城,举家从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搬到了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这个跨度几乎是半个地球的跨度。)
约书亚的社会职业是一名脊柱医生,同时是一个天生的冒险家。
他曾经在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只依靠罗盘的情况下驾驶一辆小型飞机从南非飞到澳大利亚,在途中需要不停地补充燃料,但有的地方只有柴油,有的地方只有汽油,只能靠自己动手改造飞机引擎。(对探险家来说,还挑剔什么92号汽油、95号汽油之类的简直弱爆了。)
约书亚夫妇和他们的孩子
定居南非之后,他还经常带着家人一起深入到非洲的丛林里探险。在丛林里的夜晚,约书亚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常常围绕在一堆篝火旁,一起分享他们在探险过程中所遇到的趣事。
但这样的旅程中少不了十分凶险的一面:土狼和豹子会在篝火周围徘徊,甚至有一次,一家人在清晨醒来,发现一头狮子就站在离帐篷几米远的地方,约书亚立即抓住手边的一盏会发光的灯,朝狮子挥舞着,楞是把这头狮子给吓跑了。(约书亚和妻子温妮都是神枪手,还曾获得汽车拉力赛冠军,野外生存经验丰富,普通人不可随意模仿他们的探险经历。)
一生都在打仗的将军最后的归宿总是战场,对约书亚来说,他的战场就是每一次的探险旅途。年,时年72岁的约书亚终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
约书亚和妻子温妮有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叫梅耶·霍尔德曼。梅耶长大以后成了一名模特兼营养师,嫁给了南非当地的一名电气与机械工程师,名叫埃罗·马斯克(注意,埃罗不是南非土著,而是英荷混血)。在梅耶和埃罗结婚后一年的年6月28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这个孩子就是埃隆·马斯克。
在外祖父去世的那一年,埃隆·马斯克才刚刚3岁,正是蹒跚学步的时候。在他的整个童年时代,听的最多的就是外祖父的各种英勇事迹,还观看了数不清的丛林旅行的幻灯片资料。多年以后,埃隆·马斯克坦承,他非同寻常的冒险性格直接源自他的外祖父,一个对冒险和探索热爱到几近疯狂的人。(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通常贯穿一生。)
在埃隆·马斯克的童年时代,他表现得略微有些自闭,不善言谈,甚至还遭受过校园霸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平庸的孩子。但很快在他身上,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开始展现出来。
埃隆·马斯克的母亲发现,他学东西总是很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令人瞠目结舌的阅读量。每天读书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他一天就可以读完不同学科的两本书,如果你一个月才能读完一本书,那马斯克的阅读量已经是你的60倍了。
大概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马斯克已经读完了《指环王》《基地》《星际迷航》《银河系漫游指南》《爱因斯坦传》《牛顿传》等书籍,接着把学校及邻近图书馆的书全部扫荡了一遍,还劝图书管理员怎么不多订些图书回来。
为了化解无书可读的尴尬局面,他想办法找来了全套的《大英百科全书》(全书共32卷,多页,多万字),结果在9岁那年(程诚城9岁的时候好像还在玩泥巴),他就把这套《大英百科全书》全部认真读完了,注意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熟记于心,这也让他顺便养成了过目不忘的本事。通过读书,马斯克总结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二是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书里找到。
如果你认为少年马斯克仅仅满足于从书本里面汲取理论知识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马斯克就对自制炸药(非常危险的爱好,普通人千万不要模仿)和火箭很感兴趣,他还经常把自制的火箭模型拿到校园里面展示(场面非常拉风),从此收获一批迷弟迷妹整天跟在屁股后面。
满怀梦想的少年马斯克
在南非还没有几人知道计算机为何物时,马斯克就疯狂地迷上了计算机和编程,并在10岁那年,得到了一台CommodoreVIC-20型计算机,这是一款有着5KB内存(天啊,才5KB!)的家用计算机,并随机附送了一本编程教学手册。这本手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需要花6个月左右才能学完,10岁的马斯克拿到之后像疯了一样,一连看了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就把所有内容读完了。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渴望时,就几乎没有他(她)办不成的事儿。
学会了编程之后,马斯克很快就开始技痒难耐了,由于他本来就是一个狂热的电子游戏迷,于是便自己编写游戏程序。12岁那年,马斯克完成了一个以太空为背景的“宇宙爆炸”(Blastar)的小游戏,并把它卖给了一家杂志,净赚美元,妥妥地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少年马斯克就是这么一个脑袋里充满奇思妙想、敢于打破常规、做事常常出乎人们意料的孩子,而他做出的最令父母吃惊的事,莫过于17岁那年为了追求梦想而离开南非。
02
求学北美虽然出生在南非,但埃隆·马斯克注定只是那里的一个过客。
美国尤其是硅谷,对于少年马斯克来说,意味着最前沿的科技,是探险家的乐园,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让马斯克做出逃离南非的决定的直接原因是他已经到了服兵役的年龄,而在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马斯克认为加入军队去压迫黑人是一件让他很抗拒的事情。
然而获得美国护照却并不容易,好在马斯克的母亲是一名加拿大美裔,借助这一身份,马斯克可以转道加拿大,再图南下美国。
这一年,17岁的马斯克刚从比勒陀利亚男子高中毕业,尽管已经离婚多年的父母均不支持他离开南非,但马斯克心意已决,他买了一张飞往加拿大的单程机票,只身一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北美的旅途。
走出机场,马斯克才意识到,在加拿大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眼下,他最迫切需要的是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好在通过七拐八绕的关系找到了几个可以投靠的远房亲戚(原来外国也可以投靠亲戚)。
在加拿大第一年,为了维持生计,马斯克辗转更换了几份工作,先是在亲戚家的农场里打工,后来到木材厂里当过伐木工,再后来为了追求高薪,还做过锅炉清洗工(没错,天才也曾如此卑微)。
“干活时我得穿上防护服,摇摇晃晃地穿过一条狭窄、昏暗的通道,然后把一团热气腾腾的、黏糊糊的东西掏出来,再把它铲到外面,等着别人用独轮车把这团脏东西推走。”
多年以后,马斯克回忆起清洗锅炉的情景仍然如身临其境。
然而,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的人是不可能当一辈子锅炉清洗工的。
马斯克学霸的属性开始发挥作用,他申请了加拿大的两所名校皇后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均被录取,一时间他多了一项幸福的烦恼——到底去哪所学校读大学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来自东方伟人的名言,放在马斯克身上同样适用。
马斯克决定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院本来很合马斯克的胃口,但他在校园里面逛了一圈,几乎没发现什么女生,这让他大失所望;而皇后大学则校如其名,校园里美女如云,让马斯克目不暇接。
在荷尔蒙激素占据主导地位的年纪,马斯克果断选择了皇后大学。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正是在皇后大学,马斯克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贾斯汀·威尔森。
在图书馆看到贾斯汀的那一刻,马斯克就像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露丝这样的女孩,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不一样的光芒。
心动不如行动。
马斯克守在贾斯汀的宿舍门口,假装与她偶遇,说是之前跟她在一个聚会上见过面(总要找个借口嘛),不过贾斯汀对这个英俊指数并未满格和南非口音颇重的男孩并不太感冒,以至于马斯克的第一次示好和邀约并未凑效。
有时候,穷追不舍、软磨硬泡比一见钟情更管用。
一段时间之后,贾斯汀成为了马斯克的正牌女友。
再来说马斯克的学业。
有些人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而马斯克恰好是这样的人。他阅读速度奇快,学习能力超强,课程的进度总是远远滞后于他自学的进度,所以他很少去上课,通过自己看书便足可应对所有考试。
当然,马斯克时刻没有忘记加拿大只是他的梦想的一块跳板,他真正的目标是美国和硅谷。
很快,这样的机会就来了。
年,在皇后大学待了两年之后,马斯克获得了美国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转学机会和全额奖学金。
马斯克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为了把这所藤校带来的资源发挥到极致,马斯克“贪婪”地主修了两个学位:一个是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学位,另一个是物理学学位。学物理是因为想知道宇宙运转的规律,读商学院是想弄懂人类经济活动的逻辑。
马斯克在这里如鱼得水,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甚欢。他的眼界更加开阔,商业嗅觉更为敏锐,思想更加成熟。在这里,他的才能被打磨得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只等出鞘。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马斯克认真思考了最能影响人类未来的三个领域: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探索。这是属于马斯克一个人的“隆中对”,若干年以后,他将在全球范围内把这三个领域都搅个天翻地覆。
03
牛刀初试
美国企业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大佬在创业之初,都曾经有过主动退学的经历,比如乔布斯、比尔盖茨、拉里·埃里森,以及后起之秀马克·扎克伯格等等,好像要成就一番惊天伟业,“退学”就成了标配一样。
退学这么“酷”的事儿,怎么能少得了马斯克呢?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双学位之后,怀着对硅谷的神往,马斯克成功地申请了位于加州的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项目。
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马斯克越来越无法压抑自己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创业欲望和对互联网行业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当他得知网景通讯公司在上市当天市值就飙升5倍达到20多亿美元的时候,而且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姓马的创业者普遍略猛)的年龄比他居然还小一个月,他便再也坐不住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儿,我也能干!这就是当时马斯克心中最强烈的念头。
于是,来到斯坦福大学报到还不满3天,马斯克就退学了。
随后他正式来到了神往已久的硅谷,这一年,马斯克24岁。
效率就是一切。在网景公司上市的当月,属于马斯克的第一家创业公司Zip2就诞生了。
马斯克首次创业,其天才性的一面便初露峥嵘。他对公司的定位是帮助传统企业通过在互联网上展示信息的方式更快更好地做生意(是不是有点熟悉的味道?),通俗一点说,这家公司就相当于谷歌地图+大众点评+原始版阿里巴巴的综合体。能在年就提出这样天马行空一般创意的人数,恐怕在整个地球上掰掰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东风俱备,只欠万事。(这句话没毛病,继续往下看。)
目前马斯克还是光杆司令一人,首先他需要拉起一支队伍。找谁呢?先从最熟悉的人着手,此时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正沿着哥哥的轨迹,刚从皇后大学毕业,这边哥哥一召唤,那边弟弟马上就投奔而来,不愧是兄弟情深;马斯克还联系了另外一个稍微年长一些的朋友,名叫格雷格,马斯克给他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聊了一个多小时,也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第二天格雷格就买了机票准备飞往硅谷。
接着就是租办公场地。与很多大佬在自家的车库里开始创业不同,马斯克一本正经地租了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租金比车库还便宜。这个办公室最大的特点就是集工作与生活功能于一体,白天在此办公,晚上在此睡觉,不过,床是没有的,要睡只能睡床垫式沙发。要解决洗澡问题呢,就需要到附近的基督教青年会,洗的是澡,沐浴的是来自上帝的爱。
再说一下工作分工。哥哥马斯克负责战略架构和编写软件所有底层代码,弟弟金巴尔负责产品销售,而心智更为成熟一些的格雷格因为善于调解矛盾(年轻的马斯克与弟弟金巴尔之间有不同意见时经常情绪化,有时甚至挥拳相向),则担任公司CEO。
公司开始开足马力,向前运转。
马斯克像疯了一样地写代码,数月内几乎没有离开过办公室,累了就在办公室里席地而睡,醒了就接着干活,诠释了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加班狗。早上8点钟的时候,他通常还没睡醒,为此特意向Zip2的第一批员工提出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早上谁第一个到了公司,就把他踢醒,好让他继续工作。
疯狂的付出带来疯狂的回报。
注册使用Zip2的用户越来越多,开始呈指数级增长,熟悉剧情的同学们都知道,风险投资公司即将上场。
一家名为摩尔达维的风投公司闻风而动,准备出价万美元购入Zip2公司约占50%的股权。这大大超出了马斯克的预期,因为他对自己公司的估值还不足10万美元。但对方肯出这么高价却并非没有原因:他们想委派自己人出任公司CEO。初出茅庐的马斯克没有多想,很快就签完了协议。这也为以后马斯克失去公司控制权埋下了伏笔。
随着新的投资者的不断加入,马斯克及弟弟金巴尔所持有的股权被不断地稀释,他们对Zip2的影响力直线下降,以致于在年5月,马斯克还被罢免了董事会主席的职位,这对于一直以公司领袖人物自居的马斯克来说,可谓是不小的打击。
紧接着内部管理的混乱和几个重要的兼并计划的失败,让Zip2陷入困境之中,公司也迟迟无法盈利。
年2月,正值Zip2公司上下一筹莫展之际,计算机制造商康柏公司突然宣布愿意以3.07亿美元现金加万美元的股票期权收购Zip2,马斯克简直不敢相信,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居然就这样发生在自己身上!
占股7%(股权被层层稀释后只剩这么多了)的马斯克瞬间收获多万美元,当然,收获最大的还要数摩尔达维公司,他们获得了20倍于原始投资的回报。而收购者康柏公司当然并不傻,经过一番运作,也收益颇丰。
交易真是个好东西,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几个月前还困境重重,转眼就皆大欢喜。
不经意间成为千万富翁的马斯克,其心思早就已经放在另一个项目上面,这一次,他一定要为公司控制权而战。
04
“贝宝”岁月
马斯克寄予厚望的另一个项目正是电子支付。
年3月,马斯克成立了X.白癜风治疗新技术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