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证道
﹂
马可福音第十二课:在故乡和祖国传福音(6:1-13)
马可福音第十二课:在故乡和祖国传福音(6:1-13)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马可福音6:1-13,
1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异能呢?3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他们就厌弃他(因他跌倒)4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5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6他也诧异他们不信,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
7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8并且嘱咐他们,行路的时候,不要带食物和口袋,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拐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9只要穿鞋。也不要穿两件挂子。10又对他们说,你们无论到何处,进了人的家,就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地方。11何处的人,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你们离开那里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对他们作见证。12门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13又赶出许多的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
感谢主的话语。马可福音6:1-13首先可以平行结构:1-6与7-13分别指向基督和使徒经历“自己的家乡”与“人的家”(1,12);同时平行耶稣和门徒离开(1,11)这两种人间的“故乡”——两种故乡都充斥着病人与污鬼,都需要医治(5,12)。另外需要对比马可福音3:13-19与马可福音3:20-35的相关信息,那里已经分别记载了家人的反对以及使徒的蒙召。而马可福音6:1-6与7-13,鸽子分别包含着一个交叉结构。
耶稣和使徒对家乡和祖国的经历和告别,也可以指向基督和祂的教会在人间的基本经验,同时指向道成肉身的基本真理。一方面,这段经文深化了这样的历史事实:“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2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3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因犹太人的拒绝,福音即将进入全世界。另一方面,这样的人间经历宣告了传道接人悔改,否则末世审判的基本信息:“17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19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7-19)。另参“22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23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约翰福音20:22-23)。另外,这两段平行的经文也可以这样解释:“22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23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24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25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的家人呢?(别西卜是鬼王的名)”(马太福音10:22-25)——1-6讲“先生”在故乡的遭遇,7-13讲“学生”在祖国(以色列)的遭遇。与此相关,耶稣和门徒,基督和教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或密不可分的——任何轻视教会的神学都是伪神学。
马可福音6:1-13进一步带领基督教远离各种异教风俗的捆绑;特别是出世、泛爱与非政治等“主流民意”。求主的灵带领祂的教会返回常识。一方面,基督差遣教会必须进入这个世界,并从故乡以及自己祖国开始传道;另一方面,我们所传的道,基本信息是“叫人悔改”,即面对所有人,所有罪人,就是违背十诫或律法的罪人,宣告悔改赦罪得救,刚硬到底必然灭亡的纯正福音。因为“我为此奉派”(提摩太前书2:7)。阿门。
一、故乡(1-6)
1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
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异能呢?3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4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5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
6他也诧异他们不信,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
关于耶稣在家乡的遭遇以及与亲友之间的关系,可以返回马可福音3:21-35,“21耶稣的亲属听见,就出来要拉住他,因为他们说他癫狂了……31当下耶稣的母亲,和弟兄,来站在外边,打发人去叫他。32有许多人在耶稣周围坐着。他们就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在外边找你。33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34就四面观看那周围坐着的人,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35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而马可福音6:1-6可以这样简单地交叉结构:返回家乡(1)与离开家乡(6)首尾呼应,而主耶稣在家乡的经历可以说是浓缩了道成肉身的历史。中间2-5具体记述了耶稣与乡亲的站酷冲突。另外,需要参考符类福音的相关信息:马太福音13:53-58;路加福音4:16-30。路加福音特训班让我们看见拿撒勒故乡的极端丑恶,拿撒勒与耶路撒冷南北呼应,不过都是钉死耶稣的罪恶之地。
1、返回家乡(1)
1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
每一次看见“耶稣离开那里”这一幕(Κα??ξ?λθεν?κε?θεν,马太福音12:9,13:36,15:21,15:29,19:15;马可福音5:17,7:17,9:30;约翰福音12:36等),至少有三种情绪冲击我们的心灵。第一、神愿意万人得救,因此不段进入一个地方又离开去另一个地方。第二,耶稣几乎在每一个地方都遭遇逼迫和弃绝。第三、耶稣离开一个地方,可能也意味着这个地方从此被弃绝或落在审判之下。因此我们当为这样的地方害怕,也求神避免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故乡成为这样的地方。不仅如此,耶稣的经历也是传道人的经历:“又对他们说,你们无论到何处,进了人的家,就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地方”(马可福音6:10)。另参使徒行传16:39,“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使徒行传19:9,“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
在某种意义上,基督徒都是地上的寄居者,我们需要预备进入故乡并且不断地背井离乡。这一次耶稣要进入的地方是自己的家乡:κα??λθενε??τ?νπατρ?δαα?το?,andcameintohisowncountry。名词πατρ??的基本含义:onesnativecountry;onesfatherland,onesowncountry,afixedabodeorhome;onesownnativeplacei.e.acity。可以将之翻作祖国或故乡。这里应该指拿撒勒。耶稣也是完全的人,而亲近自己的故乡是人之常情。不过爱祖国爱故乡最根本的见证就是把福音传给祖国和故乡。传福音应该从家乡开始,至少不应该绕开家乡。这是后来保罗在故乡的经历:使徒行传9:30,“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到非洲传福音是一些教会的作秀,特别是当他们可以回避中国事工的时候,而且以属灵甚至异教清高的姿态攻击我们向中国人传悔改之道的时候,这些人不仅丧失了故乡,也与天家无份。
亚伯拉罕和以撒定意要从故乡为儿子娶妻,原因之一可能也是向故乡人传扬基督的福音。从“自己的家乡”开始,这个福音路线同时要教导给门徒,因此“门徒也跟从他”:κα??κολουθο?σινα?τ?ο?μαθητα?α?το?,andhisdisciplesfollowhim。一方面,门徒现在主动跟随。而这对一些使徒来说,也意味着从他们自己的家乡出来。有一些门徒的家乡是迦百农,因同样的原因,他们离开迦百农。值得一提的是,迦百农以及加利利海周边那些人山人海的众人没有跟随耶稣。很有可能,那些人都厌弃拿撒勒。而厌弃拿撒勒好像是犹太人的共识(马可福音14:67;约翰福音1:46;使徒行传24:5)。神的儿子进入世界,特别是进入拿撒勒,神爱世人的真理,就向我们显明了。既然耶稣可以进入拿撒勒,那么,门徒和教会就没有资格绕行任何地方。中国教会不向中国传福音,甚至不敢在中国驱逐污鬼,传叫人悔改的福音,他们根本不是基督的门徒。
2、故乡之行(2-5)
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3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
4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5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
我们不犯罪爱故乡和爱祖国,但唯一的真爱与与故乡和祖国分享基督及其福音。这一事实正如路加福音4:16所记:“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向故乡人用“汉语”打开圣经,是我们对中国最基本的福音责任。马可福音5:2-5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三个部分,依次告诉我们耶稣在故乡的经历:第一、传道及众人的希奇(2);第二、众人的弃绝或跌倒(3);第三、耶稣对众人的回应(4-5)。其中前两个阶段也可以平行这种教会生活:从蜜月到分裂。而分裂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看耶稣的肉身和家庭关系,是看人。耶稣在这种危机或风波中最后选择离开。一方面,祂指出了家乡人弃绝先知或远香近臭这种人性定律(4);另一方面,因祂的怜悯,故乡中还是有人得救(5)。最后耶稣因故乡人的不信而离开了拿撒勒(6)——弃绝主的最终将被弃绝,等候审判。
第一、众人的希奇(2)
2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
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基督徒也应该爱祖国或爱故乡,但基督徒的乡愁或乡恋首先就是把基督和祂的真理传给祖国和故乡。于是,“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耶稣不是衣锦还乡,祂带给故乡人的不是什么巨额投资或先进的政治制度,而是天国的福音。κα?γενομ?νουσαββ?του?ρξατο?ντ?συναγωγ?διδ?σκειν,Andwhenthesabbathdaywas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