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比勒陀利亚 >> 交通情况 >> 正文 >> 正文

冷江散文档案l南非壮美

来源:比勒陀利亚 时间:2021/3/21

——原载于《丝绸之路》年第7期

l南非:壮美河山与光辉岁月l

文/冷江

在英国留学的最后一年,学校组织大家去南非考察,为期六天的南非之行,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神奇的桌山桌山的山顶平平的象一张桌子,下面隔着万丈之遥的是大海。这里处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处,海浪滔天,气势宏伟。站在桌山上,天气好的时候,云开雾散,放眼远眺,可俯瞰整个开普敦市和桌湾,由此西望,可以望到大西洋,南望可达好望角。山上植被茂密,资料显示,桌山上拥有多种濒临绝种的原生花卉和植物,另外还有约种鸟类和岩兔、狒狒等小型野生动物。对于喜欢观赏和研究动植物的人来说,桌山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桌山作为开普敦的城市屏障和形象地标,被市政府确认为“南非之美”的宣传路标,年5月3日,总部位于瑞士的“新七大奇迹基金会”正式确认桌山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桌山也被当地人成为母亲山,成为开普敦人乃至南非人最大的骄傲。神秘的罗本岛罗本岛离市区不远,坐船半个多小时。岛不大,但开发很早。经过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的多年开发,先后用做驳船、防卫、关押犯人。岛上都是浅浅的灌木丛,几十年里,据说只有一个犯人越狱逃回大陆成功。我们参观了关押曼德拉的牢房,面积很小,不到10平米,年以前监狱不提供床,条件非常艰苦。牢房内除了一把长宽各一尺的凳子和用作马桶的木桶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家具,曼德拉只能睡在铺着薄毯的地铺上。曼德拉年入狱到年出狱,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27年。这二十七年,没有摧毁他奋斗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更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他用自己伟大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壮阔的好望角好望角很美,但并不大。我们站在好望角上,狂风大作。向远方望去,形状奇特的桌山清晰地出现在视线内。远方海天一色,脚下浪花飞溅,可谓气象万千。好望角山顶上有一个白色灯塔,距今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导航作用,但却成为好望角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在灯塔下还惊喜地发现,其指示牌设计的独具匠心,做成了一个路标指引,上面按照不同方向,分别指向世界上十个著名城市,并标出了距离灯塔的长度,其中我惊喜地发现了标有“Peikingkm”(北京公里)的字样。如今的好望角作为非洲的一个标志,不仅是每一个来非洲旅游的人必到的地方,同时也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好望角所在的山坡上长满了各色灌木和缤纷开放的野花,许多稀有动物和鸟类也在这里幸福地繁衍生息。调整中奋进的南非企业这次南非之行,还参观了开普敦的两家大型企业。Consani是全球最大的液气罐生产商,占有全球35%的市场。但他们正面临来自中国的强大挑战。据该公司介绍,南非工人平均每天元工资,而中国工人每天只需要元工资,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参观了该公司的几条生产线,看到工人全部是黑人。该公司每年花在员工培训上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1%。南非港口管理局,隶属于政府的交通运输集团,据港务局局长介绍,南非所有港口的建设运营都归他们管,是典型的国有垄断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效率,南非国家港务局正在推进政企分离。这让我这个来自正在推行国企改革的中国国企人不禁有一种如此熟悉的感觉。多元交融的国会大厦开普敦的最后一站是参观南非国会,有幸旁听了一场关于教育问题的辩论会,并在二楼参观了其历史图片展,内容重点介绍了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当年郑和带领人的大型船队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介绍人员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造访了非洲就回去了,而欧洲人来了就不走了。展厅墙上悬挂的大明混元图非常有意思,整个图上,90%的部分是中国,而印度和非洲都只是细细的一条,可见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既简单又充分彰显了典型的中央大国的气派。国会大厅里安放的三个大型地球仪,分别呈现三个不同角度下全球格局中的南非,两副衬墙的木框从不同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七种颜色,我想这不正是南非这个彩虹国度多元文化、多元思维的最好体现吗?沉郁中的南非先民纪念馆离开开普敦,我们下一站直奔比勒陀利亚。经过一个工业区时,路边竟然发现了来自中国企业海尔和华为的广告,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车子很快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远处的山上,一个城堡似的建筑矗立着,它就是南非先民纪念馆。它是南非最大的纪念馆,有非洲最佳博物馆的称号。这里陈列着南非白人祖先的拓荒历史。先民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纪念早期冒险进入南部非洲内地的欧洲白人先驱们。??纪念馆的外围浮雕和纪念馆内大厅墙面上的浅浮雕都详细描述了早期欧洲移民进军南非内陆的历史场景,包括与当地土著人战斗的场景。纪念馆正面的主雕像,青铜铸成,图像内容是一位母亲保护着两个孩子。纪念馆的四角分别是四个手持火枪的男子石雕,代表了大迁徙中与当地土著人战斗的欧洲移民先驱。纪念馆外墙的内侧雕刻了64部牛车,真实还原了当年战斗的场景。馆内大厅东西南北开了4扇巨大的拱形镂空窗户,在夕阳的余晖中,愈加显示出纪念馆的历史沧桑。纪念馆所在的位置据说正是当年战斗结束的地方,南非白人选择在这里奠基可以说别具深意。这段历史是南非白人的英雄史,却也同时是南非土著黑人的血泪史!热情奔放的中小学生我们参观了首都比勒陀利亚郊区的一所小学。校长是一位大概五十多岁的中老年女性,学校规模不大,现有在校生不到百人,绝大部分是黑人小孩。学校师资比较紧张,政府只提供一半的预算支出,另一半靠社会捐助。学校连校长本人一起有五名老师。据她说,由于政府的重视,南非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近年来不断攀升,已经达到91%。但因为贫困,很多黑人家庭无力负担教育费用,入学后辍学率一直高居不下。热情的校长陪我们参观了教室,介绍了学校基本的教学科目。南非小学教育从七岁开始。分为1-6个年级。1-3年级为基础教育阶段,采用学生的母语教学;4-6年级为中级教育阶段,采用英语或阿非利加语教学。课程除了两门国语、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外,还开设健康、宗教、手工工艺、音乐、体育等兴趣课程。虽然这所公立小学教育设施比较简陋,但据我观察学生都充满了热切的求知欲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接下来参观的一所女子中学则更印证了我对南非青少年的判断。我们到达这所女校时,正是课间休息的时间,大批的女中学生热情奔放地冲过来,与我们这些原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合影留念,丝毫没有拘束和害羞。这让我对南非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短短的一周之旅结束了。南非之行,我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博大的胸怀和壮阔的胸襟;也深深体会到这个金砖国度不懈的进取心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曼德拉有一句经典语录可以表达我对南非最美好的祝福: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首发《丝绸之路》年第7期,后陆续转载于《中国外贸》年第18期、《池州日报》年9月24日)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