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前,人们提起丘吉尔,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那个开创了英国十八世纪繁荣的男人。然而年以后,英格兰的丘吉尔家族增加了一位成员——温斯顿?丘吉尔,从此以后丘吉尔的盛名便与他相连了。
本是名门之后,丘吉尔的家庭却并不美满。父亲政治生涯抑郁不得志,母亲成天混迹风流圈。军校的他只有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记者。
完美越狱,开始政治生涯年10月,英国同荷兰人后裔布尔人为争夺南非殖民地发动了“英布战争”,时任《晨邮报》记者的丘吉尔与英国士兵同乘火车赴战场被俘。俘虏他的波尔司令路易斯·博塔将军,就是后来的后来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相。
被捕后,丘吉尔被关在比勒陀利亚中部的一个由学校改造的战俘营,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持枪步兵把守。丘吉尔在观察周围情况后,夜里从厕所窗户爬出,依靠星座辨别方向,扒上一辆拉煤火车,在同是英国人的煤矿老板帮助下,搭上了开往盟国葡萄牙领地的搭载羊毛的火车,并找到了英国领事馆。
越狱事件使他声名鹊起,回到英国后,英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他的英雄事迹,他也开始了各地巡回演讲,他还将他的事迹写成书,畅销全国。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振奋着英国每一个公民!不久,他便代表保守党参选并当上了议员,开启了仕途生涯。
伶牙俐齿,强硬首相岁月现在人们记住丘吉尔,不是他的做法,也不是他的为人,更多的是他那一次次激情澎湃的讲话。
年,纳粹德国在欧洲疯狂扩张,张伯伦避战态度被千夫所指,丘吉尔被推上了战时首相的位置,也有了那段著名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同年5月,针对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丘吉尔发表讲话:“没有一场胜利是靠撤退赢得的......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野心勃勃,崇尚殖民掠夺英国从19世纪以来不断进行殖民扩张,丘吉尔时期殖民地反抗愈加强烈,而丘吉尔则是用更强硬的手段镇压殖民地。凶残、暴力成了他的标签,在阿富汗、马来西亚、希腊等地大行种族主义与殖民掠夺。
日不落帝国的神话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就已经结束了,但丘吉尔不愿承认,他一直想要恢复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疯狂的殖民并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尤其是在他二度当选首相期间,各地反殖民运动兴起,英国疲于武装镇压。晚年的丘吉尔也开始饱受疾病困扰,直到年1月24日,丘吉尔死于卒中(俗称中风),享年90岁。
丘吉尔的死,带走了英国贵族最后的余辉。英国再也无心也无力镇压反殖民运动,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他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法国总统戴高乐这样说道:“英国将不再是一个伟大的帝国。”
今天我们看待丘吉尔总是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他于危难之际上任,带领西方国家抵住了法西斯的侵略。但他也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甚至从不为他在殖民地的暴行有过一丝一毫的歉意。
丘吉尔的死,对于英国来说,一个骄傲的帝国时代结束了;对于被殖民国家来说,一个压迫他们的头目不在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殒命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文版
青传新媒体工作室郭栋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