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难忘的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之旅--(2)》
年2月23日昨晚我们入住在太阳城内的CBANAS饭店,计划早餐后将离开太阳城,前往南非克鲁格国家野生动物园。清晨在饭店周围转悠了一会儿。
由于行程紧张,上午6时30分开始早餐,8时离开了这一人造乐园。
今天的行程是经过约堡,返回比勒陀利亚,继续在那里游览,午后驱车前往克鲁格国家公园。比勒陀利亚(Pretoria)是南非的行政首都和政治中心,位于东北部高原的马加莱斯堡山谷地,海拔1300米以上,面积平方公里。白人、黑人各占人口的一半。地处约翰内斯堡的北面,两城相距约45分钟的车程。
比勒陀利亚建于1855年,以布尔人领袖比勒陀利乌斯名字命名,其子马尔锡劳斯是比勒陀利亚城的创建者。1860年,它是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1900年,被英国占领。1910年起,成为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的南非联邦(1961年改为南非共和国)的行政首府。市内公园众多,风光秀美,有“花园城”之称。因街道两旁种植着紫薇,每年十月紫薇花盛开,淡淡的紫色铺满整个街市,到处是紫色的海洋,又有“紫薇之城”的美誉。教堂广场(ChurchSquare)是南非最有名的广场,位于比勒陀利亚市中心,是游客必来的景点。广场中央耸立着保罗·克鲁格的雕像,他是德兰士瓦(南非)共和国的首任总统。导游Tom说教堂广场不能停车,就让我们坐在车上围着广场绕行了两圈,然后离开市区,直接开往联邦议会大厦。途经著名的使馆街,幽静的街道两边座落着各种不同风格的各国使馆别墅。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就设在这里。著名的教堂大街全长18.64公里,为世界最长的街道之一,两侧摩天高楼林立。
上午10时我们到达联邦议会大厦(UnionBuildings),这是中央gov-ern-ment所在地,位于俯瞰比勒陀利亚全城的小山坡上,风景独好。
联邦议会大厦是一座气势雄伟的花岗岩建筑,像一座巨大的圆形剧场,透出无限的庄严和气派。只是我们不能进去参观,只能在附近游览。
俯瞰比勒陀利亚。
大厦周围的花园。
优美的花园,盛开着鹤望兰等热带花卉。
公园中还竖立着一些纪念碑和雕像。
中午10时多,我们去比勒陀利亚的南郊,很远就看见屹立在山丘上的先民纪念堂(VoortrekkerMonument),这是1949年为纪念南非历史上著名的“牛车大行进”的民族大迁徙而建立的。
这座宏伟的建筑是比勒陀利亚的著名景点,纪念馆由64块雕刻有四轮马车的花岗岩围绕而成,再现“牛车大行进”的场景。纪念碑前有母亲保护孩子的塑像,纪念堂的四角分别竖立着是布尔人领袖比勒陀利乌斯等人的塑像。
64块“牛车大行进”的石雕围墙,再现年为了逃避英国殖民者的排挤,布尔人祖先(南非荷兰人)远离开普半岛,赶着牛车向北转移,历时3年之久的大迁徒的情景。走入纪念堂,围绕英雄厅有92米长的意大利大理石浮雕(为世界之最),精美的雕塑,叙述着布尔人祖先(南非荷兰人)被迫远离开普半岛,经过战争和历时3年之久的大迁徒,来到这里建立自己独立国家的各种情景。
在纪念堂博物馆有大迁徙时期的文物展示,中心主题为:“20世纪的南非白人——灯塔和桥梁”,客观地描述了南非白人在南非历史和发展上做出的贡献,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了解南非的这段历史。象征性的墓穴位于纪念塔礼堂的中部,每年12月16日正午12点,阳光就会从纪念堂穹顶的开口照射进来。
纪念馆顶部的石门长廊,凸显这也是一著名的建筑艺术馆。
纪念馆位于一片花园之中。
比勒陀利亚在被迫的迁徙中诞生。
今天她是南非的行政首都。
中午11时多来到中餐馆午餐。
酒家边的小超市。
中国老板在此地开超市,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画龙点睛的扇子,嵌在酒店醒目的位置。
南非的华人日报。
用餐后即上车赶路,要在6时前赶到克鲁格国家公园,可离开约堡的地界不多远,我们就被交警拦下,原来警车就潜伏在桥下测速,司机超速被开了罚款单。
在哪里开车都得小心呢。
沿着帕诺拉马路线(PanoramaRoute)去布莱德峡谷,这是一条很好的游览线路,碧蓝的天空下彩云飘荡,有时阳光不得不从云缝中寻隙渗透,洒落下金灿的光辉,绿色的原野因为阳光的隐现而明暗交替,路边的建筑往往也是浓妆重彩,非洲的绚烂特别耀眼。下午4时进入布莱德河自然保护区(BlyderiverspoortNatureReserve)以后,天色突变,乌云翻滚,山路上的能见度也越来越差。云雾遮掩峰峦,只能依稀看到布莱德河切穿德拉肯斯堡山,川行在深约公尺的峡谷之间,却无法体会到那种苍凉、雄伟的壮观景象带来的视觉冲击。
几乎准时,傍晚6点我们到达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NationalPark),经过大雨的洗涤,空气格外地清新凉爽。克鲁格国家公园创建于年,由当时布尔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督保尔.克鲁格(PaulKruger)所创立,在公园内和门口立有他的塑像。克鲁格先生。
不知非洲人是天生的热情还是对中国人的友好,公园值班人员喜欢学汉语,发音准确,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肤色虽远,情感却近。从公园入口到营地酒店的途中,我们惊奇地看到了路边草丛中蹒跚的大象,隐藏在树林中的黑斑羚。大家立马精神抖擞,忘却了旅途的劳顿和不快。不过两天来我们和导游Tom之间的磨合还有些欠缺,尤其是今天不合理的游程安排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利用晚餐我们和Tom沟通,并对后续的旅游计划提出了要求。在路边树林中吃草的大象。
在林中漫步的一群羚羊。
当晚我们就入住在Skukuza营地酒店,在服务台拿到钥匙后,我们向夜幕中的营地走去。没有星光,也没有路灯,我们打着手电筒,满怀好奇、紧张、忐忑和惊讶的心情,在一排排草庐前找寻自己的房号。当我们打开房门,营地里就亮起了一片灯光。Skukuza营地酒店接待中心。Skukuza营地酒店。
拿到客房的钥匙。
摸黑走在营地里,在草庐前找到自己的房号。
当我们打开房门,营地里就亮起了一片灯光。砖墙的草庐外观很简朴,但内部设施包括空调、热水一应俱全,每家门前还有野炊的烧烤架。舒适地躺在在茅草覆顶、很有非洲风情的草庐里,梦想着明天在克鲁格和野生动物的奇遇。台几上摆放着圣经和克鲁格公园的介绍,展现了人类和自然、理性与野性的碰撞和交融。
黎明时被滴滴答答的雨声唤醒,克鲁格新的一天开始了。正在担心雨天中动物是否躲避的不见踪影,小雨渐渐停住了。打开门窗,含有草香的清新空气把我们吸引到室外。没有听到期待的低沉狮吼,也没有看到动物的拜访身影,克鲁格营地的早晨有些意外的寂静。
清晨,Skukuza营地很寂静。仔细观看,才发觉每排小茅庐的造型都不同。这是公用茶水间。沿着小径散步,很快就来到Skukuza营地的接待中心。Skukuza是克鲁格公园里最大和设施最齐全的宿营地,也是克鲁格公园行政管理中心的所在地。营地内分成公共休息区、旅游房车宿营区和我们所在的游客宿营区等。Skukuza营地酒店的餐厅。
公共休息区一角。
园中极具动感的雕塑。
早晨7点是上班的时间,工作人员正在参加晨会。由于地处克鲁格公园动物世界的腹地,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Skukuza每天早上四点半才开园、晚上五点半就要闭园。在Skukuza营地大门的两旁设有铁丝网,外围还有一层电网,电网的外边还有一条环绕的护城河,有着如此的隔离地带,动物们当然无法飞越雷池,自由地造访营地了。
不过还是有神奇的空降兵出现,长尾猴从树林中荡来荡去,落在我们的房前。
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游览,早餐就直接送到车上,8点我们乘坐随行的面包车驰骋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开始探险野生丛林,寻觅野生动物的踪迹。
这里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姆普马兰加省(Mpumalanga)、北方省(NorthernProvince)和莫桑比克交界的地带,南北长约公里,东西宽约公里,占地平方公里,面积大小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在克鲁格广袤的旷野上分布着非洲著名的野生动物,号称非洲五霸的大象、狮子、花豹、犀牛和非洲水牛,以及众多的羚羊、长颈鹿、斑马、鳄鱼、河马、热带鸟类等异兽珍禽。但是这里毕竟是动物们的自由世界和专属领地,为了游客自身的安全,我们被告知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定,不能随意下车、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丢弃食物。白天只能是自驾车或乘坐旅游专车游览,晚上除了乘坐公园特别组织的夜间游览车外,其他游客和车辆一律严禁外出。司机很熟悉这里的路线和动物的活动范围,沿着公园的环线绕行,可以欣赏到至少二十多种的野生动物。克鲁格公园的景色很美,绿色的大草原一望无际,分布着南非特有的树林和灌木。雨后的萨比河(SabieRiver)翻卷着浊浪,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穿行在绿野之间,很有非洲大地苍莽原始和古朴自然的感受。河马潜行其中,不时露出水面,鳄鱼则爬行在河滩上,慵懒地闭上眼睛。可惜阳光没有出来助兴,不然克鲁格的色彩将会更加绚丽。萨比河的景色。
湍急的河水,翻卷着浊浪。
穿行在绿野之间。
鳄鱼在河滩上等待阳光。
河马在水中浮沉。
很快我们就看到屁股上有着麦当劳记号的黑斑羚和机灵的跳羚,它们成群结队,或在林中啃青,或在路边奔跑。随时保持警觉的黑斑羚。
扭角林羚体积稍大,安闲地看着风景,头上沉重别致的大羚角扭曲成波浪状,美得让人不可思议。椋鸟栖息在扭角林羚的背上。
扭角林羚的体积较大,性情温和
大模大样的狒狒家族席地而坐,占道休息,来来往往的车辆只能绕道而行。
这是狒狒家族的首领,得意地统治着这个有十多个狒狒的部落。
年轻的狒狒突然奔向树林。
在树枝上发现了什么?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动物之间也会互助,疣猪喜欢和羚羊在一起。这两只山羚刚刚越过公路,疣猪紧随其后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疣猪知道自己贪吃疏于防备,就和警觉的羚羊扎堆,让羚羊为自己兼职放哨,以防凶猛动物的袭击。别看疣猪其貌不扬、四肢短小,它可不傻,跟着羚羊跑得还挺快。
灵巧的长尾猴在林中稍纵即逝,即便跃上树梢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树上栖息着长尾猴一家三口。
最可爱的是长颈鹿,一家人悠闲得在路边踱步。
小长颈鹿跟随母亲,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车辆。椋鸟喜食动物身上的寄生虫,长颈鹿也欢迎它们的光临。
长颈鹿与椋鸟。
已近中午,温度渐渐升高,很多动物都躲进树林和草丛,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当风吹草低的瞬间,我们惊奇地发现了有动物隐蔽其间。司机赶紧倒车,走近了发现竟然有两只雄狮正侧卧在草丛中,茂密的杂草既能够遮荫又能够隐藏着它们的身躯。据说狮子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白天喜欢躲在树阴下和草丛中睡觉。没想到大白天就和狮子不期而遇,连司机也说白天很少能碰到狮子,导游要求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噤声。我们很是兴奋,打开车窗,长枪短炮都对着狮子瞄准。
狮子隐藏在茂密的杂草中。
狮子的生活习性一般是夜晚和清晨捕食,白天大多时间在睡觉。
一只金毛雄狮冲着我们低吼了两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另一只狮子则乘机悄悄转移到不远处的树林中潜伏起来。
在幸运地遭遇狮子的同时,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克鲁格公园的规定:不能随意下车、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丢弃食物。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狮子伤人的惨剧,据说克鲁格公园的一位创办人开车路过公园时,猛然发觉在丰茂的草丛中倒卧着一头狮子,那天正值晴空丽日,绿意盎然,构成了一幅充满自然和野性的生动画面。他情不自禁地下车拿出相机去抓拍,没想到此刻还有另一头狮子隐蔽在树后,悄然无声地从他身后发起了攻击。今天,我们目睹聪明的狮子又一前一后地设下捕猎的圈套。如果一旦有人冲动下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的。在克鲁格公园,令人紧张的是和大象同行,我们屏声静气,生怕那沉重的脚步和卷曲的长鼻光顾车顶。
公园里很多干枯的大树都是大象的作品,因为大象每天需要大量地食草、树根、树皮和树叶,还要大量饮水。每逢旱季,为了食用多汁的树根或树叶,大象时常把整棵大树推倒,对树木的破坏极大。
在克鲁格公园控制着大象的发展数量。
犀牛和非洲水牛也是大型的动物,外表温和实则性情凶猛。我们眼中看到的犀牛是个独孤侠,外表壮实敦厚,不紧不慢地穿过公路,走向林中。
牛角宽阔的非洲水牛,凶猛得连狮子也不会轻易去招惹它们,中午它们正盘坐在河谷闭目休憩。中午在Tinga的观景区就餐,这是建造在一片广阔树林中的建筑,从餐厅的木制平台上可眺望沙比河和附近的野生动物。当然最多的是唧唧喳喳的金丝雀,它们已经喜欢这里的美食,大胆地和人们争抢食物。
这是Tinga旅游商店,挂在墙上的是真正的斑马皮。
回到营地酒店午休,邻居正在美滋滋地享受烧烤的乐趣。
下午四点半我们在营地集合,准备乘坐敞篷车去追寻夜晚活动的非洲五霸。
克鲁格公园有规定,下午5时30分以后,除宿营地内带保安的敞篷车,所有游客都不得驾车离开宿营地,因为夜间是狮子、花豹等凶猛动物频繁活动的时间。参加公园组织的游览活动也有附加条件,公园还要求每一位游客签署一份“生死状”,如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责任要自负,否则就不要参加。
这是我们的座驾。
五点整我们登上了一辆改装后可以乘坐20人的敞篷货车,司机和两位美女保镖和我们一起同行,其中一位矮胖的MM还肩背着一把单管猎枪。
跟车的一位美女保镖。
司机还兼任导游,遗憾的是他用英语解说,很多内容听不懂。好在动物世界比较直观,看看动物的行为,猜猜大概的意思,有时也就蒙对了。充满刺激的夜间行程由此开始了。敞篷车的扶手高度大约有1.8米,我们坐在车的前排,视角开阔,便于拍摄,很有越野探险的感觉。车行了一个小时,也只见到一些归巢的飞禽、鬣狗和象群。
这里的鸟大多是猛禽,如雕、鹳、鸮等。
大鱼狗是捕鱼的能手。还有敏捷的织布鸟。
原本很不喜欢有着尖利笑声而很凶残的鬣狗,可眼前的这只鬣狗很滑稽,喜欢在公路上行走,司机几次有意地用车逼它离开公路,它不急不恼,从草地绕一圈又回到公路。实在是被逼得忍无可忍了,鬣狗索性就躺在公路上,拦住我们。大约在晚上7点左右,司机得到信息,赶紧和另一辆车会合,一起去追赶狮群。
很快就听见司机轻轻说了一声:来了!这时就看见右前方,有六、七头狮子沿着公路缓缓走过来。
等狮群从车边经过,司机说可以使用探照灯照明,但不能照射狮子的眼睛,于是在场的几辆车将探照灯齐刷刷地照了过去。这时我们看到狮群中有一头雄狮、几头母狮和一头幼狮。这些狮子们竟然毫不惧怕,转身过来迎着灯光,围着我们的车身来回转悠。
当它们看见我们的长枪短炮一字排开,狂拍猛摄时,聪明的狮子也采取了防范的措施,雄狮和母狮小心地保护幼狮先行撤退,很快隐没在黑夜的草丛之中。
留下几头母狮原地徘徊,不时用凶狠的眼神扫视车上的人群,冷冷地监视着我们的动静。
就这么僵持了20分钟,母狮们依然不走。为了不再干扰狮群,司机关闭了探照灯,开车继续前行,但是黑暗中狮子眼中泛出的绿光,还是让我们看得心里发毛。
回程的路上,也碰到几个象群。相比凶狠的狮子,大象面对灯光的照射,则表现得大度雍容,气定神闲。
清晨,和煦的阳光唤醒了克鲁格。
收拾好行装,又到了我们奔向下一个行程的时刻。
为了节省时间,Tom选择了另一条路线,让我们返回约堡。这让我们留下了遗憾,不能再回去欣赏布莱德峡谷的风光。沿途的田园景色也很赏心悦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和演变中,别具风采。
中午12;30,我们来到一个小镇休息。在南非拍照,很少有人躲避镜头,看着我端起相机,加油站的几个工人就主动聚拢过来。下午2点总算到达了位于约堡南部的黄金城主题公园。“皇冠金矿”曾是南非最大的金矿之一,金矿在年停产关闭后被开发成一个主题公园,成为约翰内斯堡著名的旅游景点。这是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引发的故事。南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矿脉,这是年由澳洲人乔治·哈里森发现的。当时他在一个农场散步时摔了一跤,他爬起来发现绊倒他的是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于是他敲下碎片带回家中,淘洗出了金砂。由此发现了世界上黄金蕴藏量最丰富的矿脉。
伴随着淘金热,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涌如潮水,其中也包括数十万的华工。宁静的田园风光被喧嚣的采掘矿区所取代,并因此成为地方gov-ern-ment的驻地,取名为约翰内斯堡。地处世界最大的采金地带,只经历了多年的时间,在黄金的催化下,约翰内斯堡现已发展成为南非最大的城市、世界最大的产金中心,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之都。
今天的黄金城公园就是当年金矿被发现时的所在地,作为深受游客欢迎的工业旅游景点,园内逼真地重现了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淘金热潮时黄金城的建筑,有反映当时繁荣的银行、邮局、警察局、餐厅、酒吧等。在公园内,游客可以参观黄金的熔炼和铸造过程,也可以戴上矿工的安全帽,进入地下米深的矿井,了解黄金的开采过程。
我们到公园后得知矿井正在维护。可能是由于矿井维护,游客不能下井参观,也有可能是因为下午闭园时间较早的缘故,园内的游客不多,显得有些冷清。
因为游人稀少,我们可以信步闲逛,拍拍照照。公园入口处。
乘坐公园的蒸汽火车,可以绕园游览,体验回朔到十九世纪的感觉。
热气球造型的摩天转轮吸引眼球,转到高处可以俯瞰约堡的全景。
公园内不仅有当年的银行,也有配备了ATM机的现代银行,方便游客购物取款。
淘金热潮时的建筑,大多以欧式风格为主。
热烈的色彩,糅合了非洲的元素。
虽然烈日当头,但绿树掩映,带来了一些凉爽的秋意。
我们一行人的到来,也没让园内的售货员打起精神。
导游Tom和这里的管理人员很熟悉,他直接领取了钥匙,先带我们去影院看电影,了解金矿的开采和约堡的发展历史。然后,又带领我们参观早期金矿主和开拓者的故居。
据介绍,荷兰裔矿主Oosthuizen和英国矿主Dowse以及Ohlthaver曾是黄金城矿区最早的发现者。矿主Oosthuizen。矿主Dowse。
矿主Ohlthaver的故居。
从陈列的家居用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多年前奢华的生活状况。其中的一间书房。Oosthuizen家的餐厅。
儿童起居室。
客厅的陈设。
那时他们就使用了打字机和电话,这也表明南非白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已和那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技术同步发展。宽敞的厨房令今人都感概不及。
这是年前的甩干机和烘干机,将衣物卷起来挤压出水,在案板上用熨斗熨干。看着这些矿主奢侈的生活,不知当年在井下佝偻身躯挖掘矿石的矿工们的生活是什么情景?
来到黄金城不可不看浇铸金砖的表演。两个工人带着防护面罩,打开了熔炉,熊熊燃烧的炉温高达度以上。我们就坐在第一排,离熔炉有3米的距离,前面还隔着一米高的玻璃护栏,顿时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熔炉里有1个盛满金水的容器,操作工使用一根长达2米的特制铁钳,小心翼翼地从炉中取出容器,将金水倾倒在模具中。待其迅速冷却定型后,再从模具中倒出来,几分钟后,红褐色的固体慢慢褪去火气。
一块高约20厘米,长约35厘米的金砖呈现在我们面前。据介绍,浇铸的金砖重达12公斤,纯度是88%,价值约48万美元。Tom告诉我们,来黄金城参观的人只要能用两只手指把金砖夹起来,金砖就归其所有。如此大的奖赏,引得众人跃跃欲试,但是那金砖真的是很沉。墙上张贴的演出广告吸引了我们,正巧碰到矿工艺术团的演员。跟随他们一同进入剧场,观看他们的表演。矿工艺术团的演员。
富有非洲风情的简易剧场。
擂响了开场鼓,高亢洪亮的歌声伴随热烈奔放的舞蹈,表现了矿工的劳动场景和祖鲁人的土风热舞。祖鲁族民俗土风的表演。
导游Tom和艺术团的团长很熟悉,这是个风趣多情的祖鲁人,祖鲁族允许一夫多妻,他竟娶了十位妻子。有趣的是他会一些简短的中文,并能夹杂着中文、英文和我们聊天。瞧,他自豪地赞美自己圆浑的肚皮和如丝绸般柔滑的皮肤。下午四点,我们从黄金城公园返回,到达皇家恺撒酒店(EmperorPalace)只需30分钟。
到达皇家恺撒酒店。
因皇家恺撒酒店连带豪华赌场和娱乐中心,加上约堡的社会治安恶化,所以酒店的保安措施比较严格。晚上我们从客房去酒店内的娱乐中心购物和用餐,都要经过安检(包括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在这里购物有安全感,尤其是购买钻石和黄金等贵重物品,不会遭遇抢劫。据说前不久有一国内旅游团在约堡钻石城购物后被劫匪盯梢,等团员们返车后,劫匪将钱、物洗劫一空。
2月25日从克鲁格返回约堡,算起来我们已经在外转悠了10天的时间。由于约堡是南非的交通枢纽,到南非各地旅游和去邻近的国家,一般都是通过约堡来中转的。所以我们这几天只要挪个地方,都要从约堡绕来绕去。我们的主要行程如下:1Day16-Feb星期一上海飞往卡塔尔多哈2Day17-Feb星期二卡塔尔多哈飞往南非开普敦3Day18-Feb星期三开普敦4Day19-Feb星期四开普敦5Day20-Feb星期五开普敦-花园大道-奈斯纳6Day21-Feb星期六奈斯纳7Day22-Feb星期天乔治飞往约翰内斯堡-太阳城8Day23-Feb星期一太阳城-比勒陀利亚-克鲁格9Day24-Feb星期二克鲁格10Day25-Feb星期三克鲁格-约堡11-Day26-Feb星期四约翰内斯堡飞往津巴布韦瀑布城12-Day27-Feb星期五瀑布城-博兹瓦纳-瀑布城13-Day28-Feb星期六瀑布城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14-Day01-Mar星期日约翰内斯堡飞往卡塔尔多哈15-Day02-Mar星期一多哈飞往上海
2月26日,上午十点我们乘坐南非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城。
飞过约堡的上空。
南非国航的空姐及服装都很靓丽。
飞行了1小时20分钟就到达津巴布韦的瀑布城机场。
瀑布城机场虽小,风景却独好,从抵达的那一刻,就被这片自然和神奇的风光所吸引。
津巴布韦的导游曾子为来接站。出了海关,一群津巴布韦艺人就载歌载舞,热情地欢迎游客。从机场到瀑布城的公路路况还不错,路边的热带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来往的车辆不多,但车速较快,令人担心的是不时有当地的村民赶着羊群穿越公路。
津巴布韦是世界上经济遭受最大重创的国家,在西方严厉的经济制裁下,津巴布韦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率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年1月16日,津巴布韦发行了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万亿津元四种。
这是津巴布韦刚被退出流通的钞票,换算起来很麻烦,要砍掉8个零,1万亿才值1元。
沿途风景。
我们翻过一个高坡,从坡顶放眼望去,前方雾气飘荡的地方就是维多利亚瀑布城了。
路经火车站,曾导告诉我们,火车行驶得很慢,去首都哈拉雷公里的路程要走两天的时间。瀑布城街边的乐队。
木雕和石雕是津巴布韦的特产,商贩们在路边兜售木雕。
来到瀑布城休闲中心用午餐,这是东北同胞在这里经营的场所,也是瀑布城最好的中餐厅了。休闲中心的建筑和装饰很有非洲的特色,坐在园中品茗休憩,也很有情趣。
休闲中心还有一些商铺,主要经营画廊、艺术品和非洲的土特产品,服务对象主要依赖旅行团的游客(尤其以欧美的游客为主)。目前受到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门庭有些冷落。还以为是个麻豆架,谁知拍完照片之后,他和我们打招呼“欢迎光临”,冷不丁地吓人
一跳。
在餐厅里也陈列了一些木雕艺术品,老板娘告诉我们,在邻近的非洲国家,木雕产品以莫桑比克的为好(樱桃木和柚木雕刻的)。休闲中心后院就有一个木雕市场,以津巴布韦本地的产品为主,价格适中。
午餐后我们去象山饭店,这是维多利亚瀑布城最早的五星级饭店之一,坐落在维多利亚瀑布上游大约3公里的赞比西河的河畔。距离维多利亚瀑布机场27公里远,邻近维多利亚瀑布城。
象山饭店的服务热情周到,让我们一行人先在会客室入座喝茶,等候办理入住手续。进入客房,放下行李,稍事休息,我们又匆匆启程赶去维多利亚瀑布公园。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之间的界河――赞比西河上,宽1,多米(5,多英尺),最高处米(英尺),年平均流量约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三大瀑布之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多利亚瀑布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
从维多利亚瀑布公园的示意图上,看到了包括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两国的游览景点,游客可以通过津赞之间的界桥到对岸观赏。图中红线围圈的地方是我们所在的津巴布韦一侧的游览位置,这里是观赏维多利亚瀑布的最佳位置。就如同在北美观看尼亚加拉瀑布和在南美观看伊瓜苏瀑布一样,在加拿大、巴西一侧观赏的景致比在美国、阿根廷观看的更好。进入维多利亚瀑布公园,就能听到瀑布低沉的轰鸣声,浓浓的水汽扑面而来。前行数百米,矗立着一尊利文斯敦的青铜雕像,这位英国传教士深情地注视着眼前的这片瀑布群,他是第一位发现维多利亚大瀑布并将其介绍给世界的欧洲人。年11月,利文斯敦当时正沿着2千米长的赞比西河进行考察,他是乘坐独木舟顺流而下,最后抵达大瀑布。利文斯敦发现舒缓流动的赞比西河忽然消失在峡谷对面的岩缝中,当他战战兢兢地爬到悬崖边缘,目睹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赞比西河在宽约1多米的峭壁上骤然翻身,万顷波涛跌入多米深的峡谷中,雪浪腾翻,雷霆轰鸣,飞溅而起的白色水雾,有如片片白云和轻烟在空中缭绕,巨响和烟雾可远及15公里。利文斯敦被瀑布的雄姿与美丽所折服,并以当时英国女王的名字将瀑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靠近瀑布,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冲天而起的白色烟雾。据介绍当年英国人利文斯敦(Davidlivingstone)第一眼看到的也不是瀑布,而是五条庞大的白色烟柱。赞比亚人称这瀑布的名字为莫西奥图尼亚瀑布(Mosiotunya),意思是:“声响如同雷鸣的雨雾”,这是对大瀑布富有诗意的深情描述。赞比亚年独立后,将瀑布恢复了原来的名字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而津巴布韦年独立后,却一直保留了维多利亚瀑布的名字,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维多利亚瀑布是由“魔鬼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主瀑布”和“东方瀑布”五条大瀑布组成的一个瀑布群。最宽处为米,最高处米。在1.5亿年以前,当时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赞比西河,河水直接泻入长72千米、宽度25~75米的峡谷,形成了维多利亚瀑布。
为了靠近瀑布,我沿着石阶走下峡谷,石阶非常湿滑,没有扶手和围栏保护,一不小心很容易滑下山谷。来到低处向上仰望,浓密如雨的水汽遮挡了观看瀑布的视线,排山倒海的跌水撞击峡谷发出振聋发聩的雷鸣,感觉脚下的大地都在震动,令人惊心动魄。
穿过风姿绰约的热带雨林,这时飘起了细雨,整个大瀑布地区的水汽腾空高达数百米。而峡谷对岸的天空依旧蓝天白云,一片晴朗。依次观赏瀑布群,马蹄形瀑布,水流不大,以其形似马足而得名。
远眺瀑布群。当我们到达主瀑布时,雨水渐渐由小到大,一阵疾风暴雨把我们浇得浑身湿透,相机也被淋湿,镜头上一片模糊。主瀑布,以水流量最大称著。满目水帘,垂挂悬崖。
雨势太大,只好收起相机。绕过彩虹瀑布,向前行走约米,便看见一座双层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飞架在峡谷两岸。这就是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两国的界桥刀尖桥,建于年至年,打通了赞比西河在此形成的天堑。桥的两端各设置着两国的海关,只要具备对方国家的签证就可过桥。也可以交纳50美元便可得到一个临时签证到桥对岸去游览一圈。因为还有其他的游览景点,再加上我们的团友们又走散了,曾导急着要赶回去。我们想到津赞界桥去遛弯是不可能的了,悻悻然跟着曾导往回走。穿过热带雨林,天色突然放晴,阳光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根据经验,雨过天晴就会出现彩虹。我们问曾导:“彩虹会不会马上就出现啊”?他说:“会有彩虹的”。然而,没想到他竟然把我们带到另一条岔道,离瀑布群越来越远。等我们看公园的出口,曾导才说:“不好意思,因为时间太紧迫,还要找到走散的团友,一起赶往下一个景点”。出了公园也没见到其他人的身影,曾导又急急忙忙地返回公园。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和公园的保安、游客聊天。津巴布韦人民对中国很友好,在津巴布韦反殖民统治的年代里,中国一直支持穆加贝领导的游击队,现任津巴布韦的很多领导人当年都曾在中国学习和受训过。听说我们来自中国,他们很高兴,同意我们重新进入公园拍照。、
这时曾导带领其他的团友回来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大声嚷嚷:“我们见到彩虹了”。曾导无论如何都不让我们再进去,不过团友们见到了彩虹,我们也一样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照片。
下午4点15分,我们赶到赞比西河,游船已经停泊在码头。
乘船游览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界河,这是一段赏心悦目、别有风情的游程。
赞比西河(ZambeziRiver)是维多利亚大瀑布的上游,长千米,是继尼罗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之后的非洲第四大河流,也是从非洲大陆流入印度洋的第一大河流,又名利巴河,当地方言意为“巨大的河流”。赞比西河源于安哥拉中东部的高原,距刚果河的源头约1千米。河流上游大部分处在赞比亚境内海拔约米的巴罗茨高原,经过纳米比亚及博茨瓦纳的边境后,到达长多千米的巴托卡峡谷(BatokaCanyon)时形成了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然后沿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边境线冲过卡里巴峡谷(KaribaCanyon)进入莫桑比克境内的平原,水流开始趋缓,成为非洲东南部主要的航运河道,最后在欣代附近注入莫桑比克海峡。泛舟风景秀丽的赞比西河,是在津巴布韦旅游的另一景观。
船有两层,这是底层。
驾船人很善解人意,当我们的镜头在寻觅时,他就娴熟地驾船靠近景物,友好地提示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遥望两岸莽莽的原始景观,密密的丛林中隐没着大象、羚羊等野生动物。
斜阳西下,绿草茵茵的湿地中,不时显现河马和鳄鱼的身形。
那落幕的霞光、连绵远去的河流和傲然挺立的大树如同不忍离去的身影,如诗如画地印记在我们的脑海中。
年2月27日晨6时。在象山饭店迎来了新的一天,推开窗帷,清新带有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站在客房的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赞比西河,缓缓流淌的河水像镶嵌在绿色原野上宝石,静谧的河面投映着朝霞的色彩。没有一点惊涛骇浪的涌动,一直静静地向我们极目的远处延伸,真难想象它能孕育出一个如此壮烈的大瀑布。
我们下榻的象山饭店也是景色优美的地方,饭店的建筑为典型的非洲风格,拙朴厚重。饭店的前面是一个依据山坡地势建成的高尔夫球场。球场边上建有一个小型直升机停机坪,直升机可以将饭店的客人直接从机场接到饭店,也可组织游客乘直升机飞临大瀑布的上空鸟瞰瀑布的全景。
象山饭店的自助餐厅是个宽敞的建筑,明亮可人,就那墙上的装饰画,谁见了都会被激发强烈的食欲。早餐很丰富,味道也好,确是一流的美食。从餐厅凭窗远眺,河对岸赞比亚的利文斯敦市可尽收眼底。上午8点由导游金山陪同我们前往博茨瓦纳,去那里的乔贝国家公园游览。从象山饭店到津巴布韦边检站,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车行不远,路边的灌木丛中一只大象正逍遥自在地闲逛,看来这里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津巴布韦境内,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开满了红色的小花,绿叶繁茂的大树如同披上一层红色的薄纱。沿途还能看到非洲特有的树种MOWANA树,因其在冬季落叶,光秃的树桠像树根一样,整棵树好像倒栽在地上,当地人称之为“倒树根树”。又因其在秋天结果,树上长着着很多毛绒绒硬壳的果实,有两个拳头大小,里面包有酸甜味道的种子,猴子最爱喜食,中国人称之为“猴面包树”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津巴布韦边检站,前边飘着国旗的红房子就是津巴布韦的国门,周边环境有些脏乱。
9点10分我们下车走出津巴布韦国界,博茨瓦纳的两位导游已经在迎候我们。
领队的导游(我们尊称“团长”)非常热情,他在博茨瓦纳是已经从业25年的资生导游和旅行社的负责人,他们驾车带领我们进入博茨瓦纳。我们一行12人分乘两辆敞篷越野车,我坐在团长和小金的车上,几分钟后就到了博茨瓦纳边检站。博茨瓦纳不要求任何接种疫苗(除非你来自黄热病地区),但是为了预防口蹄疫,博茨瓦纳要求游客和车辆都要分别从消毒池经过。我们下车走过消毒池。
车辆通过消毒池。
在博茨瓦纳Kazungula边检站,小金帮我们办理落地旅游签证。
在边检站等候入关的孩子。
在边检站等候中,这是我们的两辆坐骑。我们的另一位导游。
大约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在10点左右我们终于跨入了博茨瓦纳的国门。这个叫Kasane的城市,因为有乔贝国家公园而成为博茨瓦纳的旅游热点。
博茨瓦纳是南部非洲一个内陆小国,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是非洲资源丰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盛产钻石。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交通、通信条件比较完备,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访问国家。公路下方有一个垃圾场,有一群黑色的身影站在旷野中,开始我们以为是劳作的农民,靠近时才发觉竟然是一群黑雕,不禁有些悚然。只需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乔贝国家公园畲都渡(Sedudu)的门口。
畲都渡(Sedudu)入口处是一个非洲特色的草顶建筑,游客须知的通告挂在售票处的外墙上,门票价格:外国游客每人普拉,有博茨瓦纳居住证的外国居民30普拉;博茨瓦纳本国居民10普拉;每辆车10普拉。
导游下车帮我们办理入园登记手续,因为是野生动物园,需要详细记载游客的信息,包括入园、离去的时间和联络方式。公园门口已经停泊了好多辆敞篷越野车,和我们一样都在等候导游。乔贝国家公园是博茨瓦纳gov-ern-ment最早建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建于年,最初是贝专纳保护地殖民者的狩猎区。年博茨瓦纳gov-ern-ment成立后,正式将该地辟为国家公园,大部分居民被逐步迁徙出去,公园因乔贝河流经此地而得名。这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做得很好,园内禁止狩猎,一旦捕获偷猎者,惩处严厉,甚至可处以极刑。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和发展,乔贝国家公园成为南部非洲地区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动物保护区,是博茨瓦纳旅游业的“摇钱树”,吸引着世界各地喜爱野生动物的游客。
公园主要分为四大生态区:公园的东北方是草场森林区,有葱郁的平原、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乔贝河;公园的西部是沼泽区,位于公园的另一个大门Mababe北侧的50公里处;公园的西北部是湿地区;位于公园腹地的是干旱区入园后,越野车行驶在松软崎岖的林间土路上,那种野外探险的感受油然而生。团长问我们在乔贝公园想看到什么动物,对我们而言,我们在克鲁格已经看到非洲四霸(狮子、大象、犀牛和野牛),最想见到的就是花豹。团长和小金都笑了,说我们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今天我们能够遇上花豹,就是我们中头彩了。
与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相比,乔贝国家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无围栏的公园,基本保持大自然的原生状态。它的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海南岛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博茨瓦纳的第二大野生动物保护区。
刚刚进入公园的湿地区域,天边就飘来一片乌云。
霎时暴雨如注,浇得羚羊也往树下躲藏。雨水随风扫荡,我们坐在敞篷车里,顾此失彼,很快也被浇湿了。雨中也有景致吸引我们的视线,河边几头扭角林羚还在啃青、嬉戏。
河边的扭角林羚。
河塘里喜欢扎堆的河马们挤在一起。
好在此云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当乌云渐渐散开,生机盎然的湿地风光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机盎然的湿地风光。
这里的湿地美妙动人,是因为野生动物们能够自由地徜徉其间,在沼泽、湖畔随处都能看到它们机灵敏捷、左右顾盼的身影。博茨瓦纳常常被誉为非洲最后的平原野生动物大型保护区。这里有着非洲的绝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狮子、花豹、猎豹、大象、长颈鹿、斑马、河马、犀牛、非洲水牛、鬣狗,以及至少二十二种羚羊。这是乔贝湿地的黑斑羚。河畔的瞪羚。
非洲野牛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一群野牛在穿越公路到河边前,谨慎地在丛林中观察周围的环境,领头的野牛先带领几只出来探路。在确定没有危险时,一大群的野牛才结队出动。为了不影响野牛群通过公路,我们的车又向前行驶了一段距离。回头望去,一大群野牛正涉水过河。中午11点半我们到达一个临时休息区,在乔贝公园,到处都有野生动物出没,游客是不能随意下车的,只有在标有Stretchpoint的区域内游客才能下车走动。但是这个临时休息区简易得竟然没有厕所,大家只好找个隐蔽的地方就地方便。就这么如厕也很提心吊胆,在附近的树林里,一头大象和几头疣猪正在溜达。我们稍事活动后,又驱车前往草原森林区。乔贝国家公园动物种群的数量在非洲位列前茅,尤以大象、斑马和狮子的密度居非洲之首而闻名。当我们行驶到一片旷野,只见前方有很多秃鹫在空中盘旋,团长告诉我们,那里一定有死去的大型猎物,吸引了成群的秃鹫。
果然,在不远的草地上,一头母狮正在撕咬一头已倒下的大象。
成群的秃鹫排列在河塘边。等待狮子留下残羹剩食。
几只黑背狐也匆忙赶来凑热闹,想分享一点食物。
但是强悍的母狮丝毫不理会秃鹫和黑背狐的干扰,甚至面对我们的围观也熟视无睹,继续独享午餐。据团长介绍,在非洲,一般情况下,狮子与大象都能和平相处。但生活在博茨瓦纳的狮子有些叛逆,在食物匮乏时会捕食幼象。白天,大象成群活动,狮子不敢轻举妄动;晚上,大象夜视较差,反应迟缓,狮子便会趁机出动,偷袭落单的幼象。
我们没有看到母狮猎杀大象的场景,但我们看到的这头大象已经成年,可能体弱多病,想去河边饮水却因体力不济而倒毙。母狮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猎物,它从大象最柔软的腹部开始撕咬,在饱餐之后,丝毫没有离去的迹象。待在一旁的黑背狐实在忍受不了烈日的烤射,一会儿跑到树荫下凉快,一会儿又眼巴巴地跑到母狮面前,想寻找一线希望。越聚越多的秃鹫们早已饥肠辘辘,等得烦不了,开始蠢蠢欲动。
也许承受不了秃鹫的唠叨,被惹恼的母狮突然发威咆哮,起身追赶秃鹫。
我们继续前行,草原森林区的植被郁郁葱葱,那些具有非洲特色的林木更是葱茏繁茂、千姿百态,给烈日当空的正午带来了凉爽的惬意。大象蹒跚而行,携老扶幼转移到丛林地带。
长颈鹿置身林间,与树林浑然一体,难以分辨。
彩蝶翩翩起舞,像飘零的落叶
最为有趣的是非洲秃鹳,一动也不动地张开双翅站在树枝上练平衡。
团长忽然发现路旁的树影下站立着什么,密密的树叶遮挡了它的身躯。
他赶紧倒车,靠近了,终于看清了,“那是花豹,我们中头彩了”,小金兴奋地低声和我们庆贺。不动声色的花豹在树丛中观察了一段时间。
看到我们围拢过来,也不离开。
看到我们几辆车陆续停稳后,它不急不忙地走了出来。
团长很有经验,他告诉我们:小心,这是一头需要进食的花豹。
只见花豹旁若无人地在我们两辆车之间穿行。
坚定的目光始终直视前方。花豹就停在我们的身边不走了,我们简直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大气不敢出一声,担心招惹了它。
真不明白,面对我们这么多人,它怎么就不回避?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时,花豹转头向周围瞭望了几眼,然后匍匐身躯、悄悄地潜入草丛之中。
顺着花豹前行的方向,我们看见前方的大树下疣猪妈妈带着俩个小猪仔专心致志地在觅食。
草地上有一群警惕的羚羊,疣猪最喜欢和羚羊扎堆,羚羊就好像是哨兵,为它们站岗。
等候的时间很漫长也很焦虑,虽然看不见花豹在草丛中的动静,但是从羚羊匆忙回头张望的神态来判断,它们好像发现有敌情。这时,我们端稳相机,等待精彩的瞬间出现,然而,狡猾的花豹迟迟没有出击。就在我们略有松懈、喘息之机,突然鸟儿齐鸣,尖叫报警,几乎同时,羚羊扭头奔跑,疣猪四处逃窜,花豹如同离弦之箭直扑小猪。可别小瞧了疣猪仔,短小的四肢奔跑有力,危急之中还会改变方向。
可惜前方大片的灌木丛遮住了大家的视野,什么也看不清,只留下人们懊恼的叹息和唏嘘的表情,扑食的场面发生得太突然、太短促。
听到疣猪妈妈一声接一声急切的呼唤,但是没有小猪的回应。远远望去,花豹站立在草丛中,想必它是捕获到了猎物,依稀看到它的嘴巴有红色的血迹。
中午1点半我们离开乔贝公园,前往乔贝酒店用午餐。这是一家四星级的酒店,一棵巨大的面包树屹立在院中,木制结构的非洲环形建筑很像我国福建一带的土楼,漫步酒店像进入植物园,满眼苍翠葱郁。下午3点,我们乘坐快艇游览乔贝河。乔贝河是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界河,我们在乔贝河的边防站登记后离开了码头。边防站的瞭望哨,登记和监控乔贝河的来往船只。
快艇划出一道弧线,把平静的河面搅得波涛翻滚。快艇驶出不远,前方的怪树和枯树桩上的红蛇鹈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更为惊喜的是一只红蛇鹈张开双翅在河面上滑行,拉开了迎宾的序幕。
乔贝河沿着乔贝公园的北端顺流而行,河面宽阔,河水清澈,绿树倒映,水草丛生,形成了罕见的天然美景。
快艇驾驶员身兼导游,非常有经验,他看到我们一行人喜欢摄影,就主动配合我们,每到一个景点,他都会尽可能围绕目标转圈,让我们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拍摄。
吼海鲷和红蛇鹈。
红蛇鹈本身就是妖魔化的水鸟,颈细长像蛇那样,灵活得可以卷曲扭转好几圈。虽属鹈类却嘴尖无喉囊,善于潜水,用嘴当鱼叉在水下捕鱼。它们现在不时地变化身姿,不是为了摆酷,而是为了晒太阳。因为红蛇鹈的羽毛吸水,下水后湿羽毛贴在身上使皮肤也跟着湿透。出水后它必须弄干身体,否则着凉后麻烦就大了。
乔贝河尤为壮观的是大象群,因为植物丰盛,草肥叶茂,这里的大象数量冠绝非洲。在乔贝河流域,我们随处都可以观赏到大象在河里饮水和嬉戏。
在博茨瓦纳境内大象约有12万头,没有天敌、没有偷猎、没有疾病侵扰,并以每年7%的数量在递增,已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根据南部非洲国家大象种群得以恢复,以及为保护象群采取合理控制数量的管理情况,决定适当允许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国家通过象牙贸易来获得保护资金,对保护国和当地居民给予经济补偿。
下午四点半,我们离开风光明媚,景色怡人的乔贝河。
快艇回程的时候,忽然感到有些失落,从南非、津巴布韦到博茨瓦纳,怎么没有见到斑马和火烈鸟的身影呢?原来,我们来访的季节(2月末3月初)错过了观赏的时机,每年5-9月是这些国家观赏动物和鸟类的最佳时期。
从乔贝河码头直接返回津巴布韦。
踏出博茨瓦纳国门。
入津巴布韦Kazungula边检站。
下午5点10分返回津巴布韦国土。
2月28日,星期六。早餐后收拾行装,今天要离开津巴布韦。曾导八点就来接我们,先去鳄鱼园,然后再去游览维多利亚大酒店。
原来准备在鳄鱼园去购买羚羊角的工艺品,到了以后才知道扭角林羚的羊角紧俏缺货。虽然有点遗憾,但鳄鱼园的风景很幽美,也不算空跑一趟。
20分钟后我们就到达维多利亚瀑布大酒店,这个历史悠久的五星级大酒店,建于年,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热带花园中。典雅装饰的会客厅。
这里充满着英国殖民时期的风格,会客厅内大幅的女王和王室成员的画像,以及那装饰满墙的精美图片.
维多利亚瀑布大酒店距离维多利亚大瀑布不远。从维多利亚瀑布大酒店去机场。这时到机场的时间还比较宽裕,于是曾导邀请我们去他们的驻地看看。
这个漂亮的院子很大,是旅游公司租用给两个导游的宿舍,还雇佣了四个黑人。这俩个20多岁的东北青年在当地还开了两个超市,在津巴布韦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到此一游,团友合影,感谢2位同胞导游的热情。
10点20我们到达机场,在风景如画的机场搭乘SA41(12:15/14:00)国际航班返回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在约堡接机后,我们回到凯撒皇宫酒店休息片刻,又去曼德拉广场一游。
3月1日是我们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天,住宿的凯撒皇宫酒店的清晨很静谧。在赌场整夜酣战的人们此时正进入梦乡,只有我们几人在酒店内散步,尽享这一刻宁静的悠闲时光。
早餐后稍作休整,我们即离开酒店,前往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
约翰内斯堡机场。
当晚多哈时间22:40降落多哈机场,等候了2个多小时,转机去上海。
3月2日中午12时飞抵上海浦东机场,结束了令人难忘的一段非洲之旅。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