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漠有一天会变成文化绿洲
文章底部开通评论功能|欢迎评论吐槽
编者按丨
加纳一专栏作家NanaYawOsei6月12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加纳多年的采金史、目前的采金状况以及利益链。该作者不仅批评了政府的无序管理,也抨击了部分破坏环境的采金行为。
文章略长,有字左右。有些说法虽说比较偏激,但也不乏客观的观点。本着去伪存真、客观看待与认真分析的态度,我们翻译了该文,并重新制作标题,以飨读者。
我们的原则是,以媒体专业的水平对原稿进行分析与取舍,并以中国立场与价值观编辑此稿。
沙金背后的利益链到底有多复杂
英文标题《TheChinesefactor,environmentandglobalnaturalresources》
原文作者:NanaYawOsei
作者|华声晨报记者莫冬梅编译
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按照惯例,这天我不得不谈谈中国的态度与全球环境问题。
这样让人听起来是不是太果断了,或为了哗然取宠,博人眼球?来西非加纳走一次,你会为我竖起大拇指。这个国家的热带雨林、农用土地和水资源正在被一群来自中国的非法矿工及其加纳同伙迅速地摧毁。
用当地的土语称谓,非法采金即“galamsey”。如今,这个词充满了“非法买卖”的意味,导致很多有环境意识的公民产生怀疑。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其中一员,我想反思一下黄金开采、中国态度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金矿开采背景
沙金的开采一直是加纳作为殖民地时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的加纳共和国,最初被称为“黄金海岸”。
对黄金资源贪得无厌,科学探险的好奇心,宗教信仰的疯狂热情,加上战略上的原因,促使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也就是十五世纪的几内亚湾,殖民了这个“黄金海岸”。
从地理上讲,几内亚湾指的是大西洋东北部大部分地区。葡萄牙人根据丰富的自然资源,命名几内亚湾一些地方的名称。
事实上,非洲一些地区,如“黄金海岸”(今加纳)、胡椒海岸(今利比里亚),SlaveCoast(贝宁、贝宁和科特迪瓦的海岸线),都是被葡萄牙人命名的。最有影响力的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早在年初,就派船只沿大西洋海岸航行。
年,葡萄牙人在船长DiogodeAzambuja的带领下,来到了“黄金海岸”。
葡萄牙人到达非洲之前,后现代的加纳有一个开采沙金的河流。沙矿是河床沉积物,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被风化而崩裂,金子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
河床的沉淀物被谁带到不同的地方,根据重量沉淀,如金和钻石。
矿业利益纠结
矿业对加纳财政的贡献并不乐观。矿业部门有巨大的资本外逃。加纳一家报社总编辑KwesiPrattJnr哀叹说,尽管采矿导致环境恶化和污染,但采矿业对加纳经济的贡献最小。我对加纳的外汇留存协议与外籍合作伙伴银行,也表示十分担忧。
根据这份协议,该国的矿业收入占海外收入的比例最高。由于矿业部门管理的无能,加纳矿业城市奥布阿西、塔夸、东夸和Prestea参加与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在发展方面的合作,年轻人在矿区的失业现象非常普遍,因此非法开采得到鼓励。
在加纳,执政党(NPP)和反对党(NDC)有很大的政治分歧。也有人指称,加纳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是非法采矿幕后操纵者。最令人好奇的一个问题,无非是:中国非法矿工如何获得加纳签证?
这意味着加纳境内一些不可思议的人,正在帮助中国摧毁自己国家的资源。
加纳警察局接受华人的礼物,比打击非法开采和破坏环境运动的势头还要快。中国驻加纳大使馆也向总检察署捐赠了塞地;中方要求加媒公平报道“非法采金”事件,看来中国真正的业务是接管非洲的资源。
开采环境退化
打个比喻,全球贸易的集聚和对投资者的渴望,使世界变得比以前更小了。尽管有上述领导缺陷,加纳对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极好的商业目的地。
像加纳历史上的葡萄牙人一样,因为对几内亚黄金贪得无厌,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国人进入加纳。中国在加纳进行小规模采矿业,结束了原本环保健康的“galamsey”操作。
加纳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带,即:热带草原带、森林带和沿海沼泽红树林。加纳是一个可可生产国,并于成为主要生产国。截至,加纳是世界可可的第二大生产国。
中国非法矿工的聚集地,在当地合作者的辅助下,对可可树资源造成了很严重的摧毁,并破坏了部分生态生物:茂密的雨林里,现在已经没有野生动物了。
更令人憎恶的是什么?加纳的河流PRA、安科布拉河和比里姆的污染程度,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中国人污染环境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冈比亚共和国,贡朱尔村的居民受中国金铅厂摧毁,原来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河水被污染得超乎想象,危险的化学品导致水的颜色明显变红;在赞比亚,人们越来越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