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文字
容子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四十多年前,杭州南部、钱塘江对岸,萧山还未城市化。萧山有座西山,就在如今的湘湖边,当时的萧山火车站,靠近西山脚下。这辈子,海内海外,见过许多落日美景,但西山落日的美景,不知为何,觉得特别美。
西山落日红,它红得让我心跳;西山落日美,美得让我这辈子忘不掉。
西山种树
年3月,部队组织我们去西山种树。爬到半山腰,一部分人挖树坑,一部分人从山下把树苗运到山上。栽上树苗,培好土,还要浇水。一个坑一个坑地挖,一棵树一棵树地种,再给一棵棵树苗浇水。没到雨季,山中溪水少,浇树的水是年轻军人从山下一桶桶担上山的,步步艰难辛苦,桶桶水都宝贵。山上有些地方坡度较陡,站都费劲儿,还要劳作,这一天干下来,我们腰酸背疼。
傍晚收工,下山路上,红彤彤的太阳一点一点地下沉。
西山的赤云似火焰燃烧,天边的晚霞如血色通明。夕阳在一点点地下沉,沉到山边,羞涩地躲进大山怀抱。夕阳如此绚红,云彩被它映照。烧云起舞,夕阳在旋舞中魂飘。
青山红日,美不胜收。一身的酸痛在夕阳红日的光照下化为淡淡欣慰。
挖野菜
年春,我的上司是位中年女科长,朝鲜族人,喜欢自制腌菜和泡菜。她发现西山脚下的阴面,有一种野菜叫蕨菜,非常好吃。她小时候在东北老家,每年都去山里挖蕨菜,把蕨菜拿回家洗干净,腌制成泡菜,是家中的上乘“料理”。她的确没说错,改革开放后,进出口贸易食品中就有蕨菜。蕨菜是韩国人和日本人青睐的“野菜类”食品,优质上等的蕨菜,当时交易价格不菲。如今在国内超市也可见到早餐小菜中有蕨菜。很荣幸,这位朝鲜族女科长在40多年前就发现江南的西山脚下有这种植物,于是她招呼我们几个年轻人跟随她,在4月的某个周日下午一起去西山挖蕨菜。
怎么挖到蕨菜,挖了多少蕨菜,已记不清了,但蕨菜的好吃却真的记住了。比起蕨菜好吃,印象更深的是:西山落日红!
黄昏时的西山,落日美轮美奂,夕阳西下,红艳了半边天。
夕阳如此血红,大地被它血照,山花滴血,夕阳已在血泣中西遥。夕阳如血,把整个西山染红,夕阳不屈地闪耀,珍惜生命的最后一跳。
我们身着便装,像村姑那样挎着竹篮,在夕阳的光照下收工回家。
夕阳如血,如血的落日辉晕,映照在挖野菜女人们的归途上。
在我离开杭州后的多年里,西山落日常在梦中出现。
结婚日
年夏天,我结婚了,那时我已调到上海工作多年。因为他在萧山,我从上海前往萧山。
列车从上海开出,像一面旌旗迤逦在绿野上,逶逶地向西山飘去。坐在列车上的我,思绪像脱缰野马,朝着无际的旷野放蹄狂奔,扬起的尘埃在往昔的岁月中弥漫......
结婚照是在上海拍的,婚礼在萧山举行。我带着两大盒“大白兔”奶糖在萧山火车站下车,他来到车站接我,瘦高的个子在站台上张望。这天,他剃过须,理过发,精神抖擞,见到我,推着自行车疾步过来,笑着接过我手中的东西。
我们并肩走出车站,已是下午时分。
沿着铁路线向驻地走去,天边的淡云追着我们飘浮,黄昏将至。
艳阳下的西山宛如待嫁姑娘,翠绿的衣裙罩着丰韵的身姿,阳光是那新嫁娘头上的红绸盖,山涧淌下的清泉宛如女儿家的泪水。我三步一回头,望着渐行渐远的青山,一股莫名的甜蜜感伴着忐忑袭上心头。
夕阳像个小姑娘,红胭脂,红花袄,红纸染窗,大红灯笼悬挂高照。
夕阳像个大姑娘,红长裙,红霓衫,红妆梳扮,千姿百态尽显妖娆。
夕阳像个新嫁娘,红绣鞋,红头盖,红花簇拥,大红花轿走过虹桥。
西山落日红,红在喜庆的日子,红在我们一生一世的纪念日。
游湘湖
37年过去了,年的秋天,我们夫妇重返杭州和萧山,旧地重游。
下午,游船在湘湖上徜徉,四周群山翠绿葱茏,碧水青山,叫人心旷神怡。湘湖被称作是杭州的“新西湖”,我们举目四望,寻找西山。耳边传来船老大的侃侃之谈: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困西山之上,吴王夫差派人给山上送了两条死鱼,意为劝降,警告勾践:若不投降,将像死鱼那样困死山中。不料勾践接到死鱼,不但不降,还差人下山给吴王送来两条活鱼,意为:山间有活水,你困不死我,我绝不投降,与你抗争到底。吴王见状,自知毫无胜算,不战而退。
听完船老大讲的故事,我急切地问:“哪座山是西山?”37年过去啦,我们实在认不出哪座山是西山了。只见船老大向右边指去:“喏,那就是西山呀!”
天呐,这就是西山,近在眼前!
整座山峦被翠绿覆盖,看不见当年裸露岩石的样子。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今山上绿树成荫,苍茫翠绿。想起当年在西山种树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十年成林,百年成森,大自然的伟力!见山变绿,见树成材,感到自己老矣。青山长在,流水不复。
游览了湖中岛,参观了“湘湖博物馆”和“民俗馆”,时近黄昏,落日余晖涂满湖面。再见西山落日红,红在天边,红在山边,红在水边,一咏三叹,山水相连。湖光山色,落日红得那样绚美,那样灿烂,红得叫人心潮涌动。
如血的夕阳,血铸的生命,那慢慢的自焚,那慢慢的燃烧,那血喷的夕阳,过目之后忘不掉。
发表于上海松江区文联《云间文艺》年第2期
《新民晚报》“夜光杯”年8月2日。
作者简介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于年在《特区文学》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等;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联合时报》《杭州日报》《福州晚报》《今日上海》《上海滩》《档案春秋》《译友》等报刊及新媒体“上海纪实”、“朝花时文”、“上海观察”、“文汇APP”、“新民APP”等,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译文等。
▼往期精彩回顾▼容子
四季苏州河
容子
福兮?祸兮?凯恩斯的蝙蝠
容子
走过撒哈拉大沙漠
容子
伊豆的传说
容子
凯撒利亚新娘
容子
秋日晨曦
容子
我为父亲集邮忙
容子
隅田川的教训
容子
海的女儿,寻找童年的梦
容子
印度的牛
容子
小鸟之死
容子
不曾忘却的哈姆莱特城堡
容子
剑桥泛舟
容子
波罗的海的黎明静悄悄
容子
圣安东尼奥小城
容子
不再失落的“失落城”
容子
天边的故事
容子
莫斯科雨景
容子
童话世界“新天鹅堡”
凶恶的雾
[日]森村诚一翻译:容子
容子
“先民纪念馆”(南非比勒陀利亚见闻)
容子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容子
这个岛,因他而驰名
容子
顺着莱茵河流动
容子
多雨的江南多情的你
主编:风雨薇、绿柳邮箱:julichuanmeiyeah.net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