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干货给军迷朋友们看是一个军事原创号最大的使命
为了保证原创质量的稳定性
我们将只能不固定时间更新,还请广大极限朋友谅解哈
近段时间有好几位朋友都跟我们咨询关于防弹衣相关的问题,既然那么多朋友都有兴趣想了解这东西,我就干脆写篇专题来简单的给大家简单讲讲其中的奥妙吧。
防弹衣是军人或特警必备的一件装备,在现今武器泛滥的世界里防弹衣也是一件必不可缺的东西。但是大家对防弹衣又有多少了解呢?我从我个人对防弹衣的了解和我现有的防弹衣种类进行一些介绍。对于防弹衣的历史介绍大家就上网自己搜吧。
首先防弹衣的防弹面积并不大,因为重量和活动能力限制的原因,它的防护面积其实很小,主要是对心、肺、肝、脾、胃的防护。大多数非重要器官中弹造成致命可能较低,而且对行动能力影响也较少。而且大多数枪战中敌人往往会瞄准人上半身的主体为目标,其实在现今社会中产生的枪战头部中弹的几率还是非常低的。
首先大多数防弹衣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甲防护级别最高达到NIJIIIA的级别,而另外一种是硬甲,最高能达到NIJIV的级别,而材料一般使用钢制或高强度陶瓷板。因为重量的原因所以硬甲的防护面积较小,一般来说单板的重量平均在2.5kg-4kg重。
软甲的重量较低,穿起来较贴身隐蔽性高。一般在做一些较小的训练任务时,而天气也较凉的情况下,我比较喜欢在衬衫里穿上贴身的NIJIIIA的软甲,轮到我上场训练时再套上提前放置好硬甲的战术背心。这样情况下因为软甲的防护面积较大,肚子区域被软甲保护好,而战术背心内的陶瓷板也可以选择NIJIII的版本来减轻一些重量,NIJIIIA的软甲加上NIJIII的陶瓷板可以有效的达到NIJIV的效果。
很多人会问到防刺服和防弹衣的区别,首先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除了现在最新的防弹衣材料外,大多数在市面上流通的制式软甲防弹衣是不防刺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电影题材里会出现士兵被敌人用刺刀捅死,或者炸弹的钢片刺穿了穿着着防弹衣的军人。而防刺服的制作原理和面料密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防刺服是依靠更加强的密度来防止尖锐物的穿透,换言之就是古代军人皮甲的减轻减重减薄版。而防弹衣的原理是拉伸性,通过衣服材料的拉伸性在拉伸的过程中减慢子弹的速度。毕竟子弹的速度只会变得更慢,而刀刺是一个固定甚至不断增强的压力。所以不代表你穿了防弹衣就百毒不侵了。
而防弹衣也仅仅是只能够完美的挡住弹头的冲击不让子弹穿过防弹衣造成对人体的损伤。虽然子弹很大一部分冲力会被防弹衣减轻,但是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力量传达到人的身体,也会造成内脏的震动后的损伤,肋骨的断裂甚至大出血。就像有人拿个大锤子猛烈击打穿着铁皮衣的人是一样的道理。而且硬甲也不是能够反复使用的,NIJIV级别的硬甲基本能做到对5.56和7.62x39的多发冲撞,但是遇上了或者win一般一发就会让硬甲直接断裂。这也是一部分士兵不是特别喜欢陶瓷板的原因,尽管在重量上陶瓷板要较轻一些,但是哪怕只是做一些激烈运动,在经过一些碰撞或者较高平台摔倒的情况下也会让陶瓷板断裂,这也是伞兵很少会穿着带有硬甲防弹衣的原因之一。
不过近年来在防弹板方面出了很多新的材料,包括Alumina+PE、SiliconCarbide+PE板和纯PE等众多又轻又好的防弹板材,我们曾经为某知名国产防弹材料生产商在南非实弹测试过一批包括头盔、软甲、防弹板在内的防具,有一些不涉密的片段我们有放在网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极限军事俱乐部”找来看看。
希望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对防弹衣有所了解,我有两套综合防弹基本NIJIV的防弹衣,而且使用的都是最新的材料并不是传统的凯夫拉,所以我的软甲也拥有防刺的保护作用。一套是综合性的防弹背心,使用的是MayflowerDefense的战术背心,内套NIJIIIA的软甲,和两块NIJIIIA的钢板,加上5个发的弹匣和2个HK发装弹匣和一些通讯设备,总重量达到了18.9kg。而我的另外一套则是单穿的NIJIIIA的内甲和一套tactical的platecarrier加2块NIJIIIA的陶瓷板,陶瓷板的厚度要较厚一些,但是加完2个发弹夹和2个9mm15发HKP30的弹夹和一些基本通讯设施和一个简易医疗包,总共重量是11.8kg。但如果换成纯PE的板的话,重量会再下降4KG左右。
通过这样简单的数据你们不难得出为什么我比较喜欢使用分甲的方式训练了吧?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zyjr/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