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超
何为PC建筑?PC为precastconcrete的英文缩写,也即预制混凝土。混凝土最大的魅力在于可塑性,现场可以浇筑成自由的曲面结构,但是工厂预制混凝土结构强度高,质量更为可控,结合预应力技术也可有效的提高RC的抗开裂能力,对于人工相对较贵的地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由于PC建筑对模数化要求很高,所以高效且美观对设计便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期的案例分享希望能缓解大家对PC建筑的一些刻板印象。
01L-mark工厂(意大利米兰)
▲L-mark工厂
L-mark工厂由3种构件单元(柱、梁和屋面板)组成。结构体系非常简单,首先是悬臂柱,柱头放大设置凹槽,预制梁伸出一个挑耳用于抗剪,插入柱头凹槽内,梁间再架设1.6mx8m的预制板。
▲构件拆解
梁上表面中部的凹槽兼做排水沟。混凝土构件单元采用聚酯模板制作,表面比较光滑。构件长度也都控制在20m以内,方便运输。
02有卡丽文化幼儿园(东京)
有卡丽文化幼儿园建造于年,建筑师为丹下健三,结构师为川口卫,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由于是幼儿园,如果建筑做的太大太空的话,就会与小朋友们小小的身体不协调,尺度的把控成为关键要素。
▲有卡丽文化幼儿园
主构件的断面酷似飞翔的海鸥,由于场地的限制,道路狭窄,没有采用工厂预制,而是采用现场预制的方式,一方面考验施工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尽量减少开模量。
▲断面放大示意
出于这个考量,建筑平面按照放射状展开,每个折板都是同心圆中切出的扇形按照角度等分的一部分。
▲结构拆解
折板最大跨度为16m,高度为mm,板厚悬挑根部为mm,其余大面为65mm。折板上覆预制楼板,中间的空腔用于走管。每个折板的中部和端部均有肋梁,用于放置预应力钢筋,两端的肋宽mm,高mm。中央肋宽mm,高为~mm不等。
▲折板预应力钢筋
跨度方向,折板单元与下方的短墙连接,由于第一层的力较大,所以设计的时候,在楼板单元上与柱头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了横向肋,以形成框架。
03千叶县立图书馆(千叶市)
图书馆位于千叶市,建于年,建筑师为大高正人,结构师为木村俊彦。这个建筑算是“预制网格体系”较早的作品。
▲千叶县立图书馆
▲网格分布
网格梁单元为一十字形梁,断面呈V形,梁高mm,长2.4m。通过控制V形断面的开槽率以及配筋量来适应不同的跨度,从而能保证外观上网格梁都是同样的尺寸。工厂中通过先张法沿着一个方向串联十字梁,现场再通过后张法串连另外一个方向。
▲预制十字梁
柱头处的设计小i觉得比较有意思,柱子为变截面十字柱,柱头没有顶在十字梁的中心,这样柱头梁端会有较大的弯矩,比较难控制网格梁尺寸的标准化。于是柱头顶在网格的中心,通过一个预制的柱头挂起四边的网格,交接处解决抗剪问题即可。结构体系也从框架体系变成由柱子和楼板组成的平板体系,有点像离散化的无梁楼盖,但是没有柱头冲切问题。
▲柱头交接
▲变截面十字柱
主结构完工后,网格可选择预制板覆盖,开天窗或者是放置灯具,比较灵活自由,由于室内外分界一定要卡在十字梁轴线上才能形成封闭空间,于是端部会有一截短V梁突出,也是获得了有趣的空间体验。
▲预制楼板吊装
▲室内外分界
04标准银行总部(南非)
标准银行于年决定将其南非总部从比勒陀利亚迁至约翰内斯堡,其是南非历史上最悠久的标准银行总部。建筑总高度为m,平面为边长34.3m的正方形的4角切掉4.7m的正方形后得到的一个粗大的十字形。其地上34层,地下5层,建筑师为Hentrich,项目于年完工。
▲标准银行总部
作为标准银行的总部,脑门上就写着不差钱,需要打造一个令人影响深刻的地标建筑。通过挂在芯筒上的三个伸臂层悬吊楼面,悬臂长度约为9.75m,形成室内及底部的无柱空间。每层的外圈梁为槽型预制混凝土构件,长24.8m,高cm,宽56cm,内侧用来铺设空调管道。
▲结构图解
预制混凝土悬吊构件总长35m,为变高度矩形截面,悬吊根部高度为cm,最下端高度为76cm,宽度为53cm。每两根为一组,悬吊住其他9层的外圈梁,并且通过11根预应力索将各层的外环梁连接在一起。11根索中,有9根分别锚固在各层外圈梁下端,其余2根锚固在悬吊构件的下端。
▲结构图解
井字形伸臂釆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制成,梁截面为I形,梁高沿长度变化,在核心筒两侧为cm,两端则减小到cm,梁宽为cm,腹板厚为61cm,算是一个巨型的伸臂大梁,梁截面上部沿梁全长分布有12根预应力索。
▲伸臂大梁
核心筒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制成,由4个筒组合而成。外皮的尺寸为14.2mxl4.2m。墙厚由61cm过渡到19cm,基础为4根直径5m的混凝土嵌岩桩。
▲现浇伸臂大梁(左)/芯筒爬模(右)
这种纯混凝土制的悬挑超高层还是比较少见,材料的选择以及高空现场作业的难度也注定吊杆以及内部梁板采用PC构件,可能不太需要考虑地震,才有了这个“挑扁担”的混凝土巨构,结构总归有办法,也就是代价的问题了。
05海之博物馆-库房(鸟羽市)
▲库房
这个建筑位于伊势志摩湾内,用来收藏渔民使用过的传统生活用具以及渔船等,由于地处海边,考虑到台风、盐碱腐蚀以及地震,混凝土相较于钢结构来说更为合适。由于形态也是单榀的韵律,采用PC构件比较经济。建筑师为内藤广,结构师为渡边邦夫,项目于年完工。
▲结构拆解
预制双坡屋盖梁形成三铰拱,底部推力会比较大,如果设置一个水平系杆平衡推力,对室内空间会有较大影响,于是结构师采用一个半腰的“联系拱“去异化水平系杆。联系拱与屋面梁错开半格,通过纵向的系梁相互连接,在方便节点构造的同时也形成了特殊的空间韵律。
▲库房实景
联系拱与屋面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梁,保证基本处于受压状态,从底部看,像是船体的构造,也是契合了建筑的用途,周边还有个房子采用了木结构,结构的形成策略也基本一致,简洁且合理。
▲海之博物馆-木构
06岐阜VR中心(各务原市)
▲VR技术中心
岐阜VR中心并非全PC结构,采用了是现浇混凝土柱+PC梁+钢结构轻质屋面,跨度约25m,PC拱梁架设在6m的悬臂柱上,拱梁分成3段,由两侧往中间分别吊装合龙,之后再进行后张拉形成整体,建筑师为罗杰斯,结构师为梅泽良三。
▲结构剖面
拱梁柱头通过传统的预留套筒连接,并且增设钢板补强,这种组合的钢混预制结构比纯PC自重减低约60%,截面减小约40%,从而使得制作、运输以及施工费用大大降低。
▲柱头节点
▲内部
07写在最后
我国PC建筑自5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一波三折,市政工程应用居多,公建这些年因为政策要求也逐渐多了起来,但主要还是集中在钢结构或者混合结构。单调缺少变化会令人感到乏味,如果在单纯的构件集合中创造出新的秩序,依靠工厂的高品质构件、节点完成度构建成丰富多彩的空间,这或许就是PC建筑的初衷与魅力。
关于“等同现浇”的说法似乎容易让设计师产生惰性,让节点就是铰接,假想都是木构件,通过设置耗能单元或者斜撑等提高结构的安全冗余度,让PC构件受力简洁而清晰或许也可以额外激发灵感,以上为小i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专业人士拍砖留言。
参考文献:
1)渡边邦夫,齐玉军,叶列平校.PC建筑实例详图图解[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zyjr/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