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逐节汇查33雅各与以扫相见
这章经文,在雅各以扫两弟兄和睦相见后,就是分开。并且,除了35:29“以撒年纪老迈,日子满足,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提到了“他两个儿子以扫、雅各把他埋葬了”这样短短的一句话以外,在创世记中就不再共同提到以扫和雅各了。
细读此章经文,会发现摩西对以扫的描写,仍然是粗旷如旧,不过他好像已将二十年前的仇恨往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另一方面,雅各之所以要做这许多准备,又卑恭俯伏如朝见君王般的去见以扫,是因内疚极深,二十年来都无法或忘。
这不单教训我们不要亏损了自己的良心(亏损了是久久难忘的),也指导我们要在犯罪后即到神面前认罪悔改,藉免存着不悔改的心而使良心亏损。
雅各和以扫相见(1-17)
这次雅各与以扫相见,是兄弟和好案例。一连串的礼物和严密的家庭行伍,费尽心机组织,几乎有些可笑,也可见雅各良心沉重的担子,以扫的回答纯粹是行出了神的恩典。
这两兄弟互相接近的场面(3-4),每一步都表彰了罪恶感与赦免的实际,除了路加福音中,主耶稣在描述慈父迎见浪子外,再也找不着比雅各和以扫更经典的模式了(4,路15:20)。
雅各的异象并不使他脱离现实,圣经启示的模式一贯如此。尤其是在第10节,雅各的话显示,他把这轮回乡途中,与神和与他兄弟的两次相遇,看作同一事件的两个层次(10下,32:30)。
在雅各就要与以扫相见时,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他就把孩子们分开;第二,他一连七次俯伏在地(3节)。
1-2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
1-2“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后头跟着四百人”,这是和32:6雅各的使者回报的信息相符的。但这时候,雅各经历了雅博渡口与天使摔跤的试验,已是信心大增,敢于面见以扫了。
雅各现有十一个男孩,第十二个便雅悯还没出生。“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从几天以来雅各几次很周密安排他跟以扫的见面,再从雅各把他最得宠的拉结和约瑟母子俩放在队伍最后面来看,他把明显是把安全和责任看得重如泰山。
前一次他曾经在路上把自己的人分成两队(32:7);接下来他又给以扫送上五百只分九群、群群相离的牲畜;现在他又重新排列自己的队伍,曲折来回,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可见他对再次会见自己曾经多次欺诈的兄弟,心里是多么的不安。
一般人会觉得雅各仍有戒惧和私心,像他在32:8所想的,好让心爱者万一在以扫击杀时得以逃避。不过,雅各把两个使女与利亚、拉结的儿女,按着她们轻重的顺序排队,拉结是他原先想娶的妻子,所以占最重要的地位,这样来见以扫这伯父,也是正常的做法。在第7节他们与以扫相见的顺序也可以证明。
3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
3雅各真是敢于面对现实,“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在准备阶段做完该做的一切后,雅各就坦然面对了。毗努伊勒的经历使他心坚定,因为他是心有所属。
雅各向以扫俯伏,“一连七次俯伏在地”,这是一种中东地区的习俗。从一八八七年在埃及古城亚马拿所发现,公元前十五世纪的三百多块泥版来看,这一连七次的俯伏在地,乃是当时诸侯朝见封土主的大礼。这也像我国古代在隆重场合施行大礼一样,三跪九叩,为的是向高贵的长辈表示尊敬。
雅各藉着这种恭敬的表现,希望能赢得以扫宽容的心;这也代表他在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后,对自己过去卑鄙的行为彻底悔改。谦卑顺从的言行能熄灭怒火,真心悔改会赢得谅解、信任。
4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两个人就哭了。
4以扫迎见兄弟雅各,这对孪生兄弟紧紧相拥;以扫又搂着雅各的颈项,与他亲吻,眼中的热泪洗刷了以往的嫌隙。
所有人的心都在神手中,当一个人使神喜乐时,就也能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当神为他争战的时候,一个人会产生多大的改变!神改变了雅各整个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也给雅各预备了以扫这时满有亲情的心。
以扫看到了几十年逃离在外、有家难归的手足同胞,他不能不想到从小到大的孩提时光,天然亲情使他重新接纳了这个吃尽苦头的兄弟。假使在他心中还有丝丝怨恨,这时候也都被雅各的谦恭行为消融了。
一个曾经咬牙切齿说要杀死自己兄弟的人,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是多宝贵啊!时间医治了彼此的创伤,他们发现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的美!耶稣吩咐门徒说:总要彼此相爱(约13:34),饶恕得罪你的弟兄要到七十个七次(太18:22)。
5-7以扫举目看见妇人孩子,就说:“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的仆人的。”于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前来下拜;利亚和她的孩子也前来下拜;随后约瑟和拉结也前来下拜。
5-7就在两个长久分离的兄弟亲切相聚时,雅各的四个妻妾和十二个孩子也来到了他们身边,与以扫相见,向他行礼。雅各与以扫谈话时,不住地称自己为仆人(5,14),并称哥哥为“我主”(8,13-15);以扫称雅各为“我的兄弟”(9节)。
这与以撒为他们祝福的正好相反,当时以撒是立雅各做以扫的主(27:29)。雅各是小心翼翼一再谦恭地来在以扫面前,努力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报复的情绪。
8-11以扫说:“我所遇见的这些群畜是什么意思呢?”雅各说:“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从我手里收下这礼物;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求你收下我带来给你的礼物;因为神恩待我,使我充足。”雅各再三的求他,他才收下了。
8-11雅各极力催请以扫收下他送的五百五十头牲畜(32:13-15)。并且在以扫一路前来的时候,那些仆人已经分批向以扫说,这些是仆人雅各送给他主人以扫的礼物(32:18),所以以扫才这样问。
在以扫迟延不肯收这些礼物时,雅各仍然坚请他收纳。他说,这“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确是如此,雅各还是比较坦率的。
雅各表示这样做是想讨好以扫,他一再使用了“蒙恩”这词,就是“得到容纳”“获得宠爱”的意思。他想通过这样谦恭和亲善送上的礼物,来弥补自己以往轻举妄行所造成的过错;这是谢罪求赦的含义。
雅各还解释说,他看见以扫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这表示他清楚明白,是神拯救他脱离以扫的伤害。他在毗努伊勒看见神的面,并蒙拯救(32:30);经历了那件事以后,使他能够在遇见以扫时,仍然得以存活。可见以扫对他的友善,其实是神对他的施恩,神的介入比人想象到的更为加多。
以扫说:“兄弟啊!”雅各所要听的,就是这兄弟阿的称呼。这表明已经和好了,重回兄弟的情谊了。以扫恳辞这些礼物。可是雅各一再恳求以扫收下他的礼物。这礼物的词语,中文10-11都相同,原文却是两个不同的字。
原文第10节的“礼物”,是“供物”或“贡物”,是他向以扫似献祭的供物般求赦的。所以在用了这供物后,接着他说: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这不是把以扫当作神,乃形容以扫有神那宽大为怀的心,饶恕了他(容纳了我的含意)。因此,以扫必须收下这赦免的祭之供物。
第11节的“礼物”,原文是“祝福”或“赐福”。雅各用此词表明这是以扫容纳他,因为神如同父亲所祝的福那样赐福给他,现在他要与兄弟分享这赐福。所以也请兄长收下。在雅各再三的求他之下,以扫才收下了。既收了礼,则前事已涂抹了,兄弟和好了。
以扫曾因失去长子名分和祝福心中怀恨(25:29-34),现在这苦毒和恼怒好像消失大半了,他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雅各因哥哥跟他和好感到十分欢喜。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有时或会感到吃亏,好像以扫一样,可是若是像保罗所说,在弟兄面前情愿受欺,情愿吃亏,就不至于心怀嫉妒和怨恨的苦毒了。只要把心中的感受诚诚实实地告诉神,原谅伤害我们的人,以自己所有的为满足,心中堆积的垃圾就一扫而空了。
12-14以扫说:“我们可以起身前往,我在你前头走。”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在乳养的时候,若是催赶一天,群畜都必死了。求我主在仆人前头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
12-14见面之后,以扫邀请雅各一同起行,并予引导和护送的意思。以扫热忱欢迎并邀请雅各家前往西珥地。这给雅各带来新的潜在危险,因为若是兄弟长期合伙经营,难免出现罅隙。所以,雅各用稍微暧昧的方式,为自己解了围。
雅各推托的理由也是实际的,他说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又正在乳养的时候,无法像以扫那般在田野惯了的人之赶路,因为一经催赶,就容易出事。这点,以扫当然也是了解的。
但是雅各说,他晚些时候他会到西珥与以扫相会,这是一个客套语,东方人都会了解:是有空再去拜候的话,不是说这次的终点站就到以东地。
实际上,雅各最终却朝相反的方向走了,他没有往南边去西珥,却依然住在约旦河东、雅博河北,离毗努伊勒不远的疏割。他避开以扫可能是出于智慧的考虑,但他却不需要再次欺骗以扫。他可能某一天去西珥拜访,也可能就这样自欺并欺人。
总是因某种考量,以致雅各没有把自己曾起誓,必须往伯特利还愿告诉以扫。在刚刚脱离拉班束缚的情况下,对雅各来说这是重要策略,也是情有可原。有人说,雅各拒绝了一个尴尬的邀请,是没有把恩典和真理结合起来;只是我们当中谁能向他扔第一块石头呢?
15-16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雅各说:“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于是,以扫当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
15-16以扫并非客套,以扫心中也许已经了无芥蒂,想留一些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协助雅各。雅各却不要有人监视般的不自在。因此是表达既蒙恩赦,不必请再留人协助了。
雅各心中可能早已另有计划,他也不想多几个以扫的眼目,所以就婉拒了他的好意。这样,同胞兄弟就此分道扬镖,直到后来在他们的父亲以撒的墓前再会了(35:29)。
西珥地包括了从死海到阿卡巴湾之间的亚拉巴东南的山地,以东人后来在这里居住(36:20,士5:4)。西珥是以东地的山名;有时也作以东的代称。西珥和以扫的名字,在意义上相类,都是有毛的意思(25:24-26)。因这里每年有相当的雨量,地势高,却有足够的水和溶雪,使灌木林或丛林得以繁衍。
总的来说,雅各和以扫弟兄相见的场面是极令人感动的。当雅各远远见到以扫和他四百的跟从者时,就把儿女分别站在其母亲之处,自己则往前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拜见以扫。
以扫却赶紧跑上前去抱住他,搂着他的颈项而连连与他亲嘴,使人感到有如父亲对待浪子之回归般的(路15:。跟着他们都哭了。之后,雅各向以扫一一介绍妻儿子女,并由他们拜见伯父。
跟着是以扫推辞雅各的礼物而雅各却一再恳求他收下,作为他的赎罪礼和神赐福的分享,以扫才称兄弟地收下。两人和好如初后,以扫邀请前走,雅各却恳辞并言以后会去西珥拜候,兄弟从此分别,雅各却留住迦南,就是神应许赐予亚伯拉罕和以撒之地。
17雅各就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那地方名叫疏割(就是棚的意思)。
17“疏割”,是邻近毗努伊勒的地方,在士师时代是一个城镇(士8:5)。这名字的意思是“棚”,后来也用它形容这地区是游牧民族和矿工混居的临时住处。就灵性和地理来说,雅各选择在这里建盖房屋、搭棚居住,耽延了前往伯特利的呼召,实在是灵性上倒退一步。因为这里是任何先祖都没有定居过的地方。
雅各是奉神召命要回到他列祖之地(31:3,13),他应该及早回到伯特利献祭还愿,再返回本家探望年迈的父母才是。很有可能,眼下这里正是草场繁茂季节,加上人口稀疏,无人竞争,这样他就留恋忘返了。
雅各在示剑买地(18-20)
18-20雅各从巴但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的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就用一百块银子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买了支帐棚的那块地,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
18-19这几节经文为雅各逃亡他乡的事迹作了收场白。他平平安安地回来,在雅博河正西面,距离迦南地的约旦河大约三十公里处的示剑附近支搭帐棚。示剑也是亚伯拉罕来到迦南地以后,最初支搭帐棚的地方(12:6),位于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的中间。
据考证,示剑遗址就是今日耶路撒冷北面五十公里处的中央高地巴拉塔遗址。这地方处在从埃及经别是巴、耶路撒冷,北上大马士革的干线上,在战略上有重要的地位。这地区土地肥沃,耕作放牧两相宜。
雅各也像亚伯拉罕一样,用银子向那里的人买了一块地,并在那里筑了一座坛(12:7),起名叫“神,以色列的神”,含义是“(大能的)神(是)以色列的神”。以这种方式纪念耶和华神一路引领他归回这地。
这也是地标性筑坛,有占领的含义。这座坛的名,不但用来敬拜神,也指明这位神就是以色列的神,是雅各被天使改名后(32:28)首次使用以色列这名称。这也是像第23章一样,见证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居留权的主要经文,因为是他们用银子买来的地。约瑟的骸骨,其后也是埃及带上来埋葬在这里(书24:32)。
这里所用的一百块,原文不是用舍客勒,是用“客西达”,无法晓得实际的价值多少。哈抹的原义是“驴子”的意思。他被认为属希未人,乃建立示剑的族人之一。在使徒行传7:16中,司提反把他跟23章的赫人以弗仑混为一人。
读经到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件事,就是二十年前,神在伯特利曾经向雅各显现(28:22)。当时雅各发誓说,耶和华是他的神,将来他若平平安安回到家乡,他就必以耶和华为他的神,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神的殿,并要奉献家财的十分之一给神。
现在他没回到伯特利,却在离伯特利北边五十公里的示剑城买地安家。这一繁荣的小城,田地肥沃,方便饲养牛羊,代表世界的繁华。尽管他也筑坛献给神,但示剑的日子里,神没有直接对雅各说话。直到几年后,雅各家在示剑城受了大大的挫折,神才呼召雅各起来,上伯特利实践他的誓约(35:1)。
后一章经文将把人物重心转移到雅各的儿女身上。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czjs/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