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开幕式致贺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向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开幕式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6年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推动亚洲合作、提升亚洲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东道主,中方为论坛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对论坛历任理事、咨询委员和各界人士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习近平强调,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加强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统筹,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会议强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会议要求,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突破制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理论、科技、管理、实践等方面创新。要加紧推进国家和地方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建设,编制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构建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会议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列出负面清单,设定禁止开发的岸线、河段、区域、产业,强化日常监测和问责。要抓紧研究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覆盖到长江流域。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激发沿江各省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会议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环境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
习近平指出,中俄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共同战略选择,也是各自外交优先方向。希望双方以今年共同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俄友好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双方要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要围绕中俄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双方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中俄战略协作是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因素。双方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重大热点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习近平强调,我和普京总统都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以及双方相关部门开展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治国理政经验。这是两国高度互信的重要体现。
伊万诺夫表示,俄中密切的高层交往对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当前,我们两国各领域合作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紧密沟通协调。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愿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为俄中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同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举行会谈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萨尔基相举行欢迎仪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人民大会堂同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举行会谈。
习近平欢迎萨尔基相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习近平指出,建交23年来,我们两国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平等互利开展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取得重要成果。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长期友好合作方针,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的制度和道路,坚定支持维护彼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繁荣。双方要挖掘经贸合作潜力,提升合作水平,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积极参与亚美尼亚交通、矿产、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方愿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框架内,发挥自身技术和装备优势,同亚方探讨合适的合作方式,希望亚方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同中方开展合作。中方将继续帮助亚美尼亚开展汉语教学,增加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名额,愿加强双方文化、新闻和学术界交流互动。
萨尔基相表示,中国是亚美尼亚的好朋友,两国人民往来可追溯到古丝绸之路时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亚美尼亚独立后,两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和扩大,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国给予了亚美尼亚无私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亚方对此深表感谢。中国是亚美尼亚外交最重要、最优先的方向之一,亚方希望将亚方重要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将在亚美尼亚推广中文教育,开办孔子学院,加强两国人文领域交流。我们愿意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习近平指出,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配合,有利于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名亚美尼亚籍苏联红军将士参加了在中国东北的对日作战。我们两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国,要同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共同维护好国际和平正义。
萨尔基相表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奉行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的政策,始终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发展同他国关系,亚方对此表示钦佩。亚中两国在国际多边组织中开展了密切合作,亚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推进双方互利共赢合作。
萨尔基相指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亚美尼亚人民愿同中国人民一道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萨尔基相表示,亚美尼亚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决支持中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习近平对此表示赞赏。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亚美尼亚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还见证了经贸、金融、司法、执法、海关、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萨尔基相举行欢迎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务委员杨洁篪,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等参加。
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客机失事向德国总统高克、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致电表示慰问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就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客机失事造成包括德国、西班牙籍乘客在内的大量人员遇难,分别向德国总统高克、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致慰问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就日前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客机失事造成包括德国、西班牙籍乘客在内的大量人员遇难分别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致慰问电。李克强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机上包括德国、西班牙公民在内的所有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亲属致以深切慰问。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第二天会议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第二天会议,期间同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3月25日继续在荷兰海牙举行。除全会外,还举行了峰会后时代的核安全进程讨论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言,强调建立以公平促合作、以合作求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
习近平指出,本届峰会承载着规划未来的重任,对推进国际核安全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为核安全进程注入持久动力,确保其进入机制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并逐步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
习近平就此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始终以公平原则为指导,各国要承担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义务,在确保权利和责任相符前提下,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二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平台,有关多边机制和倡议为补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安全职能,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和水平。三是始终坚持核能发展不动摇,坚持核安全不放松,促进各国共享和平利用核能成果,实现各国普遍安全和持续发展。
峰会期间,习近平还同各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出席了核危机应对讨论会。习近平强调,各国要加强防范,完善机制,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共同预防和打击各种核恐怖主义活动,保障各国人民安全,维护世界稳定。
峰会发表了公报。下届峰会将于年在美国举行。
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荷兰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在荷兰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习近平表示,首相先生去年12月成功访华,两国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希望双方继续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照顾彼此重大关切的基础上,保持高层交往,用好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英战略对话等机制,加强沟通和合作。双方应该在核电、高铁、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打造示范性强的“旗舰项目”,深化教育、科技、媒体等交流合作,便利人员往来。中方重视英国在欧盟内重要地位,希望英方在推动中欧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上发挥带头作用。
卡梅伦表示,英方积极致力于发展英中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确保双边高层互访及各种对话机制取得积极成果,搞好投资大项目。英方支持早日签署欧中投资协定,愿在推进欧中自贸区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25日下午6时40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里昂机场。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受法国总统奥朗德指派专程前来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罗讷省省长卡朗科、里昂市长科隆也到机场欢迎。
习近平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法关系历经风雨,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日益成熟稳健。我期待在访问期间同奥朗德总统等法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广泛接触法国各界人士,共同总结中法建交50年来成功经验,共同规划未来,为中法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也到机场迎接。
习近平是在结束对荷兰的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后抵达里昂的。离开阿姆斯特丹时,荷兰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
法国是习近平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二站。访法期间,他还将访问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之后,习近平将对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欧盟总部。
习近平指示即派我国政府特使赴马来西亚处理马航客机失联事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访期间十分牵挂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失联客机上包括我国同胞在内的乘客的生命安危,一直密切 我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将尽快启程赴马来西亚。
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
3月25日,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在法国《费加罗报》的署名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从今天起,我将对法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选择这一时机访法,是为了总结过去、传承友好、继往开来,推动中法关系更上一层楼。
5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勇气,推动中法两个伟大国家实现握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的重大深远影响延续至今。
——50年来,两国领导人坚持从全球视野出发,秉持独立自主精神,把发展中法关系放在各自对外关系的优先位置,开创了大国良性互动的先河。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机制性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
——50年来,两国开展了多项开拓性合作,不断丰富中法关系战略内涵。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第一个同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第一个同中国开辟直航航线的西方国家。现在,每周有近60次航班往返于两国之间。
——50年来,两国人文交流从未间断,推动着中法两大灿烂文明的交流互鉴,拉近了两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中国有10万青少年学习法语。在法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目前已经有4.5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中法关系50年的发展历程,为双方维持特殊友谊、走好共赢道路凝聚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启迪。双方都认为,互尊互信、坦诚相待是中法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敢为人先、与时俱进是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的重要法宝。互利共赢、互惠共容是中法关系能够长期造福两国人民的根本出发点。独立自主、求同存异是中法在国际事务中实现协调和配合的精神基础。同舟共济、面向全球是中法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不懈追求。
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在3天的访问中,我将同奥朗德总统等法国领导人充分交换意见,并将共同发表新的联合声明和中长期合作规划。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我认为,中法作为全面战略伙伴,要互尊互信、协作创新,继续引领中欧关系和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发展。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法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热点问题纳入和平解决轨道,携手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双方有能力、有智慧提出好的倡议和方案。
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中法利益契合点多,互补性强。双方要充分释放合作潜力,通过联合研发、联合投资、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等方式,深化两国核能、航空、航天、汽车等传统合作领域利益融合,在农业食品、金融、数字化等新领域打造合作新亮点。
中法都主张兼收并蓄,双方将积极探讨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的新途径,深化两国民众相互认知。双方将继续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扩大互派留学生和互访游客规模,为便利人员往来采取新举措。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发展新阶段,正在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法国也在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致力于保增长、提高竞争力、扩大就业,实现新的法国梦。中法都是富有改革精神的民族,只要双方抓住机遇,相互支持,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中法关系必将迈向下一个辉煌的50年。
来法国前,我已经访问了荷兰,接下来还将访问德国、比利时、欧盟总部。我在今年开春之际抽出11天时间访问欧洲,是因为我高度重视欧盟和中欧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当前,中欧都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双方要不断深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新能源、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互利合作,加速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步伐。
与此同时,要相互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贸易纠纷,实现中欧关系平稳健康发展。这不仅将造福中欧人民,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发挥超越中欧、更具全球意义的重要影响。
朋友越走越近,良言越说越亲。我期待着同法国政府以及各界朋友深入交流,寻求共赢之道。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
正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总结中非友好关系发展历史经验,全面阐述新时期中非共谋和平、同促发展的政策主张。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地时间上午10时35分许,习近平抵达中国援建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时,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在大楼前迎接。
会议中心千人大会议厅宽敞明亮、座无虚席。两国元首步入时,全场起立欢迎。在中坦两国国旗映衬下,习近平和基奎特走到主席台中央,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基奎特首先致辞,他盛赞坦中、非中传统友谊,强调坦中关系牢不可破,坦桑尼亚愿继续同中国和非洲国家一道,坚定致力于促进坦中、非中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基奎特邀请习近平发表演讲。
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
习近平表示,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次访问非洲。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兄弟的坦桑尼亚人民和非洲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指出,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在发展振兴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今天,中非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双方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构建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已经成为中非关系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习近平指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更感谢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非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非洲雄狮正在加速奔跑,中国也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推进中非合作是双方人民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双方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第一,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我们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发生变化。中国将继续同非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中方真诚祝愿并坚定支持非洲联合自强,推动非洲和平与发展。
第二,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
第三,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们要更加重视中非人文交流,积极推动青年交流,使中非友好事业后继有人。
第四,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中方坦诚面对中非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
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但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
习近平的演讲引起全场强烈共鸣,大会议厅内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讲开始前,现场举行了会议中心交接仪式,习近平将象征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竣工的金钥匙交给基奎特。
上午,习近平还在基奎特陪同下,参观了中坦友谊50年图片展。展览生动再现了两国历代领导人友好交往以及各领域合作成果。坦桑铁路、中国医疗队员为当地患者治疗、中国农业专家帮助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坦桑尼亚人民传递北京奥运会圣火……一幅幅图片使人感受到中坦深厚传统友谊。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会见桑给巴尔总统谢因和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累斯萨拉姆会见桑给巴尔总统谢因。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分别会见桑给巴尔总统谢因和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
在会见谢因时,习近平表示,明年是中坦建交50周年,也是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50周年。长期以来,中国同桑给巴尔的友好合作是中坦关系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对桑给巴尔建设事业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将继续为桑给巴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双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坦、中桑关系深入发展。
谢因表示,桑给巴尔同中国有着兄弟般的友谊,桑给巴尔人民感谢中国多年来提供的宝贵支持,愿同坦桑尼亚联合政府一道,致力于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合作。相信有中国朋友的帮助,桑给巴尔一定会实现更大发展。
在会见姆卡帕时,习近平赞扬姆卡帕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坦、中非友好见证人和推动者。习近平表示,在两国历代领导人共同缔造和培育下,中坦全天候友谊不断传承和发展。这次访问期间,我同基奎特总统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双方还要密切人文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坦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赞赏姆卡帕担任南方中心主席为促进南南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中方愿继续为南方中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姆卡帕表示,我曾多次访华,每次都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都坚定了我对探索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加强坦中友好合作的决心。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是坦中关系新的里程碑,必将有力促进两国合作。我愿继续为促进坦中关系作出贡献。姆卡帕表示南方中心愿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会见。
当天上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在基奎特总统夫人萨尔玛·基奎特陪同下参观了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彭丽媛对基金会在帮助妇女儿童方面所作的贡献表示赞赏,并同在场的妇女和儿童亲切交谈,向基金会赠送了缝纫机和书包等物品。该基金会由萨尔玛创立,基金会主要工作是改善坦桑尼亚妇女和儿童教育和医疗条件。
习近平凭吊援坦中国专家公墓
正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专程来到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缅怀为中坦、中非友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
下午4时许,习近平在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陪同下抵达公墓。
细雨濛濛,碧草萋萋,援坦中国专家公墓庄严肃静。69位为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长眠于此。纪念碑前摆放着黄白鲜花扎织的花圈,两国元首缓步前行,拾级而上。习近平仔细整理花圈上的缎带,缎带上写着:“为援助坦桑尼亚牺牲的中国专家永垂不朽”。礼兵吹起低沉的号声,两国元首和在场人员低头默哀。
随后,习近平和基奎特走进墓园。草坪上,整齐排列着花岗岩筑成的一座座墓碑,每一座都铭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工作职务和生卒年月。习近平认真看着一座座墓碑,边走边听取公墓管理负责人的介绍。他向烈士墓献上洁白的花束,寄托哀思。
走出墓园,两国元首来到挽亭,习近平在纪念簿上题词:“烈士精神永励后人,中坦友谊世代传承。”
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40多年前,5万多名中华儿女满怀对非洲人民的真挚情谊来到非洲,同兄弟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并肩奋斗,在茫茫非洲草原上披荆斩棘,克服千难万险,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筑成了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他们中有60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永远长眠在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是铸就中坦、中非友谊丰碑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和坦赞铁路一样,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和坦赞两国人民心中。
习近平表示,今天,中非双方正在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弘扬坦赞铁路精神,精心珍惜和呵护中非传统友谊这份宝贵财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中非友好合作这棵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基奎特也动情地说,中国烈士们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将激励坦赞人民在非中友好合作的大道上继续前行。
安息吧,为中坦、中非友好事业牺牲的中国烈士们。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开始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3月25日,习近平主席抵达比勒陀利亚,开始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机场受到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马沙巴内和国有企业部长吉加巴等热情迎接。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5日抵达比勒陀利亚,开始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当地时间19时45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受到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马沙巴内、国有企业部长吉加巴等热情迎接。习近平从机场乘车前往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习近平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表示,中国和南非同为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同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巩固和发展中南关系,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习近平指出,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期间还将举办首次金砖国家同非洲领导人对话会,意义重大。我期待着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和非洲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也到机场迎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26日至27日在德班举行,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习近平将同与会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是在结束对坦桑尼亚的国事访问后,从达累斯萨拉姆乘专机抵达约翰内斯堡的。离开达累斯萨拉姆时,坦桑尼亚政府在机场举行隆重送行仪式。习近平在基奎特总统陪同下登上检阅台,军乐队奏中坦两国国歌。随后,习近平同基奎特总统、比拉勒副总统、平达总理等亲切握手道别。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庆祝习近平访问成功。
访问南非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后,习近平还将对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letuoliyaa.com/jtqk/1810.html